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我用拳法打爆二次元世界 > 第252章 故事还没写完就老了

第252章 故事还没写完就老了(1/3)

    村中孩童们叽叽喳喳的笑闹声,彻底取代了书院旧址上空曾经盘桓不去的风声。

    他们不再仰望那片废墟,期盼着一个听风的传说,而是在村头的大榕树下自发地围成一圈,办起了自己的“故事角”。

    讲的不是什么英雄史诗,也不是什么神鬼志怪,而是“我爹昨天喝醉了酒,把咱家唯一的粗瓷大碗给摔了,结果被我娘揪着耳朵念叨了一宿”,又或是“我妹妹把发下来的那颗糖藏在枕头底下,半夜被老鼠拖走了,哭得鼻涕泡都冒出来了”。

    这些琐碎、鲜活、带着泥土芬芳的傻事,引得一阵又一阵哄堂大笑。

    林尘立在远处,苍老的脸上沟壑纵横,每一道皱纹里都仿佛盛满了欣慰的笑意。

    他知道,时机到了。

    那是一个天光微亮的春日清晨,露水还挂在草叶尖上,闪着碎钻般的光。

    林尘独自一人,将那本厚重的《守望录·新编》从肃穆的祠堂中请了出来。

    他没有将其供奉在高阁,而是轻轻地放在了村口那棵见证了无数代人悲欢离合的老槐树下。

    他亲手为它搭了一个简陋的木罩,仅仅为了遮挡风雨。

    没有上锁,也没有任何禁令。

    它就那样静静地躺在那里,像一个等待被翻阅的老朋友。

    三天后,一阵山风过境,吹得书页哗哗作响,几张写满了字迹的纸被顽皮地卷走,飘落在田埂和水渠边。

    林尘没有去捡。

    很快,下地归来的村民便发现了它们,小心翼翼地拾起,拂去上面的尘土,又恭恭敬敬地夹回书中。

    有人在归还书页时,顺手在空白处补上了一笔。

    那是一个挑着水桶的汉子,他在一旁添了一幅歪歪扭扭的简笔画,画的是自家水井的模样。

    又有一个识字不多的妇人,用炭笔在一段故事旁加了一句批注,补充了她听来的另一个版本,字迹粗大,错字依旧,语病连连,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认真。

    林尘依旧立在远处,像一截枯木,融于晨光与薄雾。

    他看见一个扎着冲天辫的孩童,踮着脚,用一根不知从哪儿捡来的红石笔,在书的最后一页画了一个小人,小人躺在躺椅上,闭着眼睛,嘴巴微微张开,旁边还有几道代表风的曲线。

    孩童吃力地在画旁写下几个大字:“林爷爷听风睡觉”。

    看到那稚嫩的笔触和天真的内容,林尘一直紧绷的嘴角,终于彻底松弛下来,化作一个释然的莞尔。

    他彻底明白了,当自己不再是故事的主角,甚至不再是那个讲述故事的人,而仅仅成了别人故事里一个打瞌睡的配角时,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退场。

    几乎是同一时间,苏璃正在教邻家的女孩识字。

    烛光下,女孩的小脸被映得通红,她指着《小愿录》里的一段话,忽然仰起头,用清脆的声音问了一个石破天惊的问题:“师娘,你讲了那么多神仙和英雄的故事,可为什么,你从来不提你小时候哭过?”

    苏璃握着书卷的手猛然一僵。

    女孩天真的问话像一根无形的针,瞬间刺破了她多年来用温婉和神秘编织的外壳。

    她怔住了,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那些焚香设坛、通灵共忆的岁月。

    在那些与逝去灵魂共鸣的时刻里,她是守护者,是聆听者,是抚慰者,却唯独不是她自己。

    她承载了太多别人的痛苦,以至于忘了自己也曾遍体鳞伤。

    当夜,村里的“夜炉席”照常开席。

    村民们围着篝火,分享着一天的见闻。

    这一次,苏璃破例了。

    她没有讲述那些遥远的传说,而是用一种近乎颤抖的声音,讲出了自己幼年失亲后,独自一人在荒野里守着两座新坟三日三夜的经历。

    她的声音很低,数度因为喉咙的哽咽而中断。

    她讲到夜里的狼嚎,讲到被冻僵的手指,讲到因为过度饥饿而产生的幻觉,讲到她是如何抱着冰冷的墓碑,一遍遍告诉自己不能睡着。

    周围一片死寂,只有火焰燃烧的噼啪声。

    当她终于讲完,所有人都沉默着,许多妇人已在悄悄抹泪。

    苏璃垂下头,看着锅底即将燃尽的灰烬。

    就在那一刻,火光微弱地一闪,那堆灰烬的表面,竟缓缓浮现出三个模糊的字迹:“你也痛。”

    次日清晨,苏璃发现自己的《小愿录》里,被悄悄地添上了一页。

    是邻家女孩用她刚学会的字,一笔一划写下的:“我师娘不是神仙,她也怕黑。”

    苏璃伸出微微颤抖的手,轻轻抚摸着那行笨拙却温暖的字迹。

    一滴滚烫的泪珠毫无征兆地落下,砸在纸上,迅速晕开。

    她终于不再是那个无所不能、洞悉一切的守护者,而成了被心疼、被理解、被讲述的人。

    而那个曾吹响虹光之笛的小女孩,此刻正独行在遥远的北方雪镇。

    这里的冬天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