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闻我言
同声允洽
九皇斗姥说戒杀延生眞经
斗姥颂竟默坐片时复曰挽劫必须戒杀戒杀莫先有功有功
尤贵功大则凡物之有大功於人者自当尽戒然同是物而物
有大有小有灵有蠢同是有大功於人而功有常有暂有难有
易故大牲不一大牲之有功於人者亦不一而於中细爲权之
则牛爲最其次莫若犬牛何以称最五谷乃生人养命之本爲
耕爲耨用力甚苦自春徂秋厯时甚长农人所以列商贾之上
乃一牛之力足以准上农者五人朝廷重农则五倍於农人之
劳者安得不重不宁惟是牵车致远驴马之事顾驴马但能任
轻不能任重一遇重滞难胜之货驴马皆竭厥不前而牛乃独
任其事且时值旱乾漑田者藉以车水善於力作罗面者驱以
推磨驴马虽苦要不如牛之苦驴马虽劳总不若牛之劳牛之
於人其有功爲何如至於性极柔顺从无啼啮之患老犹供役
并无偷惰之时勇复能忠曾御虎以救主灵还有觉每惧杀而
泪垂功旣爲百兽之冠知亦非凡兽可比牛之可悯又何如夫
有功不赏已爲负心今且易赏爲杀壮用其力老食其肉忍何
可言犬之爲物其功虽不及牛其心则较牛爲更灵盘弧之犬
能灭寇讐犁之犬能传书黠能猎於山原狡能司其门户食主
之食挞之而无所怨衞主之家驱之而不忍去牛葢如有功之
臣犬则如守义之士维此二物虽貌兽形实抱人性狗星列於
三垣之外牛星丽於二十八宿之中垂象昭昭天人共悯故害
牛至三如害一人之命伤犬至七如伤一人之生自古迄今报
应不爽且人欲食物必有可以食物之处若功若德实有以胜
乎其物然後食之无惭而物亦甘受其食而无怨然积功累德
之人不嗜牛犬者居多而好食牛犬之人又绝无功德者居多
岂惟无功且躭安佚男不知耕女不知织惰其四体般乐无度
岂惟无德本性尽漓以诈爲能专事刻薄受德不感念怨不休
同室操戈至戚陌路忘恩背义中怀叵测如是之人较诸牛犬
不如远甚倘能蔬食菜羹终身饱饫得免灾祸亦爲万幸乃不
度德量力而反食牛犬牛犬屈於其势而虽爲所食其肯甘心
受之耶宜乎怨憾不平之气上冲於天固结而不可解是以宰
割衆生皆足召劫而杀戮牛犬其召劫爲尤速物大者气必壮
心灵者怨愈深故杀戮最多之地大则兵荒水火小则盗贼瘟
?频仍踵接遭劫最惨又不仅三十载再见而已嗟牛与犬实
出羣类非我私意有所偏覆三教至人具有明训闻言不悟自
取殃祸积成大劫於人何尤惟是天房之国五谷不生以牛爲
粮朔漠之野万木不芳以犬爲食此若上古茹毛饮血全爲养
生非贪口腹罪固可赦矧彼牛犬藉人豢养不知任事无功无
德同於羊豕今居中土百谷咸有水陆皆备复资彼力以养以
衞漠不知酬反肆杀害此其罪戾如何可宥我今垂慈特发苦
口再四劝谕如有善信诚心奉戒我於斯人必当默佑凡百神
只其於斯人亦必默佑未食之人永当断除旣食之人急宜忏
悔卽与未食之人善同一体无分高下戒在一身一身无灾戒
在一家一家免难戒在一乡一邑则一乡一邑胥保安寍不罹
劫运一世能戒疫疠不侵二世能戒遇难得生三世能戒子孙
蕃荣四世能戒名列上清戒至五世身登玉京我无诳言各宜
凛遵颂曰
牛代人劳
犬爲主衞
嗟此二物
非比凡类
人若食之
罪业加倍
厯久劫兴
断无宽贷
惟愿下民
大放智慧
闻言知戒
同声忏悔
九皇斗姥说戒杀延生眞经
斗姥又言牛犬二物功大心灵诚人人之所当戒且举一牛而
凡物之类於牛者不可不戒举一犬而凡灵之类於犬者不可
不戒至於他物爲恋肥鲜不能遽断亦宜去其贪饕时加节爱
上不干造物之和下不折一已之福庶使劫运不致速来卽或
久而难免亦偏灾小尙害不至甚惟愿下民闻我所言顿生觉
悟痛革前非同登大道其或秉性昏庸狃於旧习依回眷恋欲
改不能则除牛犬断不可食之外姑先去其三心存其五戒从
易至难以驯至於尽戒之一日一先去其欲行疑惑心人秉天
地之理而生慈祥恻隐本所自具今闻戒言方欲奉行而又中
止者半狃於习俗之常以爲彼旣如此我何不可报应之说未
必尽然於是坚执成见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