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红楼帝业 > 第213章 景宁南巡,道士卜卦

第213章 景宁南巡,道士卜卦(1/3)

    林如海听罢姜念之言,点头道:“贤侄圣眷正隆,此番行事又蒙圣上首肯,纵有千般弹劾,想来也无大碍。”

    言至此,他忽而又长叹一声,眉宇间愁云密布:“倒是我,忝居两淮巡盐御史数载,竟未能整饬盐务,实在有负圣恩。又可恨我那师爷文载璋,受赃竟达二万两之巨,还是沈传恩的耳目,我却浑然不觉,又背负了失察之罪。如此一来,纵然我此番侥幸逃过病故,圣上怕也要降罪于我了。”

    话未说完,又是一声叹息。

    林黛玉与邱姨娘闻言,俱是心头一紧。林黛玉一双秋水明眸忙望向姜念,眼波中尽是恳求之色。邱姨娘亦是面露忧色,眼巴巴地望着姜念。

    姜念目光在林黛玉面上略一停留,随即对林如海道:“姑丈此言差矣。两淮盐政盘根错节,姑丈在任数年,虽无大功,却也维持了盐务稳定,此乃不易。况且姑丈在这等肥缺上竟能清廉自守,实属难得。”

    顿了顿,姜念续道:“而我此番雷厉风行整顿,姑丈功不可没,因我多赖姑丈指点迷津,若非姑丈洞悉两淮盐政积弊,单凭我自己摸索,怕是要耗费一年半载。至于文师爷之事,我朝惯例,师爷犯事鲜少追究主官失察之责。”

    说到这里,姜念肃然起来:“姑丈但请宽心,我自当向圣上陈情,想来圣明在上,不会加罪于姑丈。”

    林如海感激之下便要起身行礼,被姜念急忙按住。

    邱姨娘福身下拜:“多谢姜大人大恩。”

    林黛玉见状,亦随之盈盈下拜,只见她螓首低垂,耳畔珍珠坠子轻颤,腮边带着红晕,既感激又羞赧。

    林如海稳了稳心神,道:“贤侄整顿盐政的手段,我自愧不如。不过有句话想来是不错的,治盐如治国,刚柔相济方为大道。贤侄已显雷霆手段,接下来便该柔和一些才好。”

    姜念含笑接口:“我正是这般筹谋,也正要向姑丈请教。稳定盐政一事,还望姑丈不吝赐教。”

    林如海虽不敢大刀阔斧改革,但在维持盐务平稳运转上,确有过人之处。

    ……

    ……

    已是正月二十六日。

    神京城中天色晴明,虽无风雪,然朔气犹存,扑面生寒。

    皇宫之中,琉璃瓦映着晨光,金碧辉煌,却掩不住几分肃穆之意。

    今日乃太上皇景宁帝第七次南巡启程之日,虽说是南巡,实则此番专为游赏江南山水,以娱晚景。

    宫中已明发了谕旨,言道此行务须简省,不可奢靡。

    然则天家体统,岂能轻忽?

    随行之人,上至亲王贵胄,下至内监侍卫,浩浩荡荡,有千余之众。

    忠顺亲王等几位王公大臣,在扈从之列;皇孙袁皙、袁历等亦随驾而行;总管太监戴权更是寸步不离,前后打点。

    这般阵仗,虽不比景宁帝当年御极之时,却也威仪赫赫,不容轻慢。

    銮驾已备。

    景宁帝身着狐裘大氅,虽年逾七十,然精神矍铄,眉宇间犹带几分昔日君临天下的威势。

    泰顺帝亲送至宫门,执手恭请圣安,道:“父皇此去江南,路途遥远,万望珍重。”

    景宁帝微微颔首,道:“朕不过闲游散心,尔在朝中,当以社稷为重。”

    父子二人又叙了几句,泰顺帝又亲自护送銮驾缓缓启行。

    仪仗队伍自皇宫而出,经御街,过正阳门,一路向东,直出朝阳门。

    沿途早有京营节度使并五城兵马司清道,百姓不得近前。

    但见龙旗招展,金瓜钺斧森然排列,侍卫亲兵们衣甲鲜明,骏马嘶鸣,车驾辚辚,真真是“天威咫尺,赫赫煌煌”。

    众人纷纷跪伏道旁,山呼万岁,声震九霄。

    銮驾行至朝阳门外,泰顺帝仍不肯回銮,又亲送数里,直至景宁帝再三遣人催促,方拜别。

    景宁帝微微抬手,示意重新起驾,队伍便如一条金龙,继续向东,前往潞河驿。

    ……

    ……

    这日太上皇景宁帝南巡启程,原八皇子袁禩、九皇子袁禟、十皇子袁皆恭送圣驾。

    待銮舆远去,众人各自散去,袁禩、袁禟、袁三人径往袁禩府邸。

    袁禩府邸规制恢弘,亭台精巧,花木扶疏。

    三人方入府门,便有人上前对袁禩悄声禀道:“孙道长已在后园静候多时。”

    袁禩微微颔首,也不多言,只引着袁禟、袁穿过几重院落,直往后园一处僻静轩馆行去。

    这轩馆四周遍植青松翠竹,甚是幽静。

    推门而入,但见一位中年道士正盘坐蒲团之上,闭目养神。此人头戴九阳巾,身着玄色道袍,长须飘洒胸前,乃是袁禩的心腹谋士孙玄丰。

    闻得脚步声,孙玄丰睁开双目,见是三位龙子凤孙进来,忙起身稽首行礼。

    袁禩示意众人落座,丫鬟奉上香茗后尽数屏退。

    屋内只余四人,袁禩方缓缓道:“今日请道长来,是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