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986

大明锦衣卫986(16/25)


    钦天监方向传来青铜断裂的巨响。赵莽挣脱卫兵的束缚,冲向蓝光最盛的位置,那里的地砖正在自动凹陷,露出与琉璃瓶完美契合的凹槽。当他将琉璃嵌入其中时,整个紫禁城开始震颤,角楼的飞檐在时空中叠影重重,仿佛同时存在于明清与现代。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康熙突然喊道,声音里带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急迫。赵莽转动钥匙的瞬间,看见皇帝朝珠里掉出半张泛黄的纸,上面是南怀仁的笔迹:\"当龙椅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出现在同一时空,让过去带动未来。\"

    齿轮开始逆向转动,发出刺耳的摩擦声。赵莽感觉身体被向上托起,穿过重叠的宫殿虚影,看见1690年的清兵与2023年的游客在时空中擦肩而过。南怀仁的身影出现在钦天监的屋顶,对着他做出合十的手势,随后化作漫天光点。

    \"赵队!赵队!\"

    小陈的呼喊让赵莽猛地睁开眼。他躺在文物修复室的地板上,胸口的皮肤完好无损,怀里的琉璃瓶正安静地躺在恒温箱里,屏幕上的共振频率回归正常。墙上的电子钟显示9:43,距离他\"消失\"不过三分钟。

    \"刚才发生什么了?\"小陈指着地上的奇怪纹路,那是某种螺旋状的刻痕,与故宫地砖上的凹槽一模一样。赵莽走到电脑前,调出刚才的监控录像,画面里只有他突然倒地的身影,没有清兵,也没有时空裂隙。

    但当他放大恒温箱的特写时,瞳孔骤然收缩。琉璃瓶的内侧映出个模糊的人影,穿着龙袍的皇帝正对着镜头微笑,背景里能看见太和殿的一角,飞檐上的走兽数量比现在多了一只——那是只有康熙年间才有的行什。

    三天后,赵莽在故宫角楼的修缮报告里看到张老照片。1935年拍摄的画面中,工人在拆除清代添加的砖墙时,发现了嵌在梁柱里的青铜齿轮,大齿轮1008齿,小齿轮712齿,两者的比例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正是1:√2。

    他再次来到档案库,在南怀仁的手稿最后一页发现了新的字迹,像是用现代钢笔写就:\"当你看见两个月亮同时出现在紫微星旁,记得转动第三组齿轮。\"落款处画着个简化的龙纹,与康熙朝珠上的图案分毫不差。

    夜幕降临时,赵莽站在景山万春亭俯瞰紫禁城。手机里播放着最新的天文预报,说今晚将出现罕见的双星伴月。当月光穿过角楼的窗棂,他仿佛听见青铜齿轮开始转动的轻响,在时空的缝隙里,1:√2的比例正校准着过去与未来的时差。

    平衡的密码

    赵莽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时,才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检测室的废墟里飘着细小的金属碎屑,阳光透过破损的穹顶,在布满裂纹的地面投下菱形光斑——那些光斑的长宽比,恰好是1比√2。

    “赵队!小心!”小林突然将他拽向侧面。一块混凝土预制板轰然砸在刚才的位置,碎块中滚出个扭曲的金属环,内侧刻着与琉璃吊坠相同的螺旋纹路。赵莽摸向胸口,冰凉的琉璃正贴着皮肤发烫,吊坠边缘的齿轮状凸起正在缓慢转动,像在回应某种遥远的召唤。

    “反物质装置的核心是‘时间透镜’。”小林调出全息投影,三维模型里两个嵌套的球体正在高速旋转,“激进派从王恭厂遗址挖出了这个,他们说这是明代工匠留下的‘创世之眼’。”她指向球体间的暗纹,“您看,这比例和频谱图上的平衡值完全一致。”

    赵莽的视线凝固在模型上。三年前在钦天监旧址见过的青铜齿轮突然在记忆里转动起来,南怀仁手稿里的批注浮现脑海:“物有两极,其衡在√2”。他突然想起史料记载,王恭厂大爆炸时,有人看见“火球如轮”自空中坠落,而爆炸半径与南京地陷区的范围,恰好符合1:√2的比例。

    “地磁场崩溃的速度在加快。”小林的声音带着哭腔,全息图上的南京城区正在变成红色,“玄武湖的水开始倒灌,紫金山的磁悬浮列车全部失控,刚才接到消息,中山陵的铜鼎正在凭空消失。”

    琉璃吊坠突然剧烈震颤。赵莽扯开衣领,看见吊坠表面浮现出细密的刻度,像把迷你量角器。他想起康熙朝珠的颗数,108颗珠子乘以√2,恰好是152——那是王恭厂遗址到南京地陷区的直线距离(公里数)。

    “时间透镜的启动需要两个时空的能量共鸣。”他突然明白过来,抓起金属环扣向琉璃吊坠,“1626年的爆炸能量和2099年的地核磁场,就像天平的两端,而√2是唯一能让它们平衡的支点。”

    金属环与吊坠接触的瞬间,检测室的灯光全部熄灭。应急灯亮起时,墙上的时钟开始逆时针旋转,秒针每跳动141下,分针才移动100格。赵莽数着跳动的次数,141\/100≈1.414,正是√2的近似值。

    “他们在复制王恭厂大爆炸。”小林的牙齿在打颤,“激进派的宣言里说,要‘以古证今,重塑乾坤’。他们认为只有让两个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