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使者将此事告诉吕布,并且想为儿子求取吕布的女儿。但吕布不同意,将袁术的使者抓起来送到了曹操所在的许昌。
袁术大怒,派部下的张勋、桥蕤前去攻打吕布,结果大败于吕布。由于缺少军粮,袁术带兵向陈国借粮,陈国拒绝。
于是袁术又率兵进攻陈国,杀死了陈王刘宠与国相骆俊。曹操听闻此事后亲自带兵讨伐袁术,袁术知道后慌忙渡过淮河准备逃跑,只留下张勋和桥蕤在蕲阳防守曹操。曹操将二人部队打败,击杀桥蕤,张勋退兵逃跑。
袁术被吕布、曹操接连打败后,军队兵困马乏,兵卒甚少,主将又战死了,军心不稳。
又赶上此时大旱,百姓颗粒无收,无论是军士还是百姓都饥寒交迫,长江、淮河一带民不聊生,有些地方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
这时舒仲应担任袁术的沛国相,袁术交给他十万斛米让他充作军粮,但舒仲应见百姓饥贫,于是将粮食全都分给了百姓。
袁术知道此事后大怒,准备带兵击杀舒仲应。舒仲应对袁术说:“我自知会死,所以才这么做。牺牲我一人性命换取众多饥寒百姓的性命是值得的。”
袁术不想背上杀害贤良的名声,于是放过了舒仲应。
袁术虽然珍惜名声,但是天性自傲,荒淫奢靡日益严重,最后军中财政空虚。
而孙策与其堂哥孙贲的离去使袁术失去江东、广陵等大片领土,加之袁术接连战败,已然无法立足。
袁术只能将辛苦确立的皇帝称号送给与自己素有隔阂的兄长袁绍,自己则经过徐州下邳往北去投奔在青州的侄子袁谭。
曹操派刘备、朱灵、路招等人去邀击袁术。袁术无法过去,只好返回寿春。六月时,到达离寿春八十里的江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