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袁绍与公孙瓒素有隔阂,因此袁绍决定与刘表合作共抗袁术与公孙瓒。但当时袁绍是关东伐董联军的首领,天下豪杰均拥立袁绍。
袁术对此心生不满,认为天下人不顺从自己,却去归顺自家奴仆,并且在与公孙瓒的信中大骂袁绍,说袁绍不是袁家子,袁绍听闻此事大怒。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公孙瓒、刘备与袁术合谋企图共同攻打袁绍,但是袁绍与曹操联手,将袁术一派打败。
初平四年(193年),荆州牧刘表断袁术粮道,为摆脱困境,袁术准备北上攻打兖州。于是带兵进入陈留,在封丘驻扎,遭到了袁绍与曹操联军的攻击。
残余的黑山军以及匈奴于扶罗等人帮助袁术,在匡亭与袁曹联军作战,后被其击败。袁术只好带领剩余的部队退往雍丘驻守。
曹操继续追击,袁术又带领部下前往九江郡。为了占领扬州,袁术杀了扬州刺史陈温,自己接任扬州刺史,兼领徐州伯,将扬州占为己有。
接着封部下张勋,桥蕤为大将军。后来董卓部下李傕想要收买袁术作为自己的援兵,于是任命袁术为左将军,封其为阳翟侯,并授予他符节。
李傕又派当时的太傅马日磾前往各地为受封的将军侯爵举行授封仪式,但袁术借观赏的借口夺走了马日磾的符节,并把他关押起来,不肯放他回去。
马日磾对袁术说:“袁家累世公卿,竟然做这种打家劫舍之事。”并且请袁术放他回去,但袁术不肯。后来马日磾因为失节受屈,忧愤而死。
兴平元年(194年),徐州刺史陶谦去世,临死前将徐州托付给刘备,在袁绍的支持下,刘备称徐州牧。
袁术对徐州觊觎已久,听闻此事大怒:“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
于是率兵准备攻打徐州,但缺少军粮,便向庐江太守陆康要米三万斛,陆康不给,袁术派孙策率兵攻打陆康。
但由于陆康深得人心,许多将领纷纷自发偷偷回城帮助陆康守城,庐江历时两年才终被孙策攻下。
之后袁术则与刘备展开争夺徐州之战,先与刘备在盱眙、淮阴等地对峙。
吕布趁双方僵持之际攻打下邳,袁术趁刘备带兵支援下邳失败之时,于广陵打败刘备,占据徐州的广陵与下邳。
袁术想要自立称帝的野心早已有之,早在汉朝皇室还在之时,袁术在九江就已经暗中称帝,定好了君臣之分,将宫殿大门名字改为建号门,按照天子之制缝制衣被,立下皇后等。
但袁术自立为帝进程并不顺利。初平三年(192年)孙坚战死,他的儿子孙策继承孙坚部属,效忠袁术。
后来袁术派孙策进攻扬州刺史刘繇,孙策将其打败后占领江东。此时孙策听闻袁术准备自立称帝一事,写信劝阻袁术。
但袁术听不进去孙策的劝告,于是孙策与袁术再不往来。
已故太尉陈球的侄子陈珪当时任沛国相,与袁术交往甚密。
陈珪的儿子陈应当时也在下邳,于是袁术将陈应扣押起来作为人质,并且写信给陈珪说明自己想要称帝的想法,希望陈珪能够给予自己帮助。
陈珪读过袁术的信后拒绝了他,并表示自己与儿子宁死也不会与其合作。
兴平二年(195年)冬天,董卓部下的李傕和郭汜在弘农郡的曹阳涧一带追杀天子以及部下官员,当时保护献帝的杨奉被叛军打败,献帝独自逃亡至黄河以北。
袁术自觉时机已到,就与部下相商,认为国内各路诸侯鼎力纷争,刘氏皇朝衰微,而汝南袁氏门生遍地,声望地位都很高,正应该上应苍天,下顺民心,自立称帝。
但“众莫敢对”,其部下心中不同意,但却不敢说出口。只有主簿阎象劝解袁术,认为袁术不该自立称帝
袁术心有不满,于是派人带好礼物前去请张良之后张范前来商议,但张范借生病推脱不来,派弟弟张承前来应对。
袁术觉得自己土地广阔、人口众多,于是问张承关于称帝的想法。张承认为自立为帝取决于德行与人心,而不在于人多。
僭越犯上、违时背势自称为帝,不会有人支持。袁术听后很不高兴。后来曹操征讨冀州,袁术和张承说,曹操想用几千将士来抵抗我方十万大军,实在是不自量力。
但张承却认为汉朝虽然衰微,但天命未改。如今曹操手中有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即使与百万士兵交战也能取胜。袁术对其更加不满。
上述种种事件使得袁术深知想要代汉自立实属不易。于是袁术开始搜寻能够顺理成章公开称帝的理由。
于是在建安二年(197年)春,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自称“仲氏”,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设置公卿百官,祭祀天地。
在袁术称帝后,生活上更加奢侈,后宫妻妾上百人,都穿绫罗绸缎,美食美酒应有尽有。
袁术称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