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碗底只留下几个由水汽凝成的小字:“问,不必有始。”
弟子跪倒在地,泣不成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明白了,老师的老去,不在于脸上的皱纹,而在于他那颗追寻了一辈子真理的心,终于放下了对终点的执着。
他不再追问万物的起源,而是将追问本身,视为了永恒。
当晚,月上中天。
聋儿再次开始了夜巡,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
可今夜,他看到了此生最为震撼的景象。
村中每一户门槛上的空碗,都盛满了清亮的月光,而月光之中,无一例外地,全都浮现着那个小女孩老去的面容。
有的在微笑,有的在沉思,有的在纺纱,有的在远眺……千姿百态,竟似她一个人,活出了一整个村庄的无数种晚年。
聋儿的心被狠狠揪住。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小小的陶哨,这是小女孩送给他的最后一件礼物。
他没有吹响它,而是蹲下身,按照一种古老的“七息节拍”,用陶哨的尖端,在地面上轻轻叩击了七下。
哨音未出,风却骤起。
院落间,所有的水影仿佛有所感应,齐齐转过头来,望向聋儿的方向,而后,缓缓地,深深地,向他躬身行礼。
聋儿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将额头轻轻抵在一只冰凉的碗沿上,用尽全身力气在心中呐喊:“你不必再老了!”
风,戛然而止。
所有碗中的水影,刹那间烟消云散,碗空如初。
他知道,这场漫长的替代已经结束。
当全村的人都选择替她承担岁月的重量时,她便可以永远地,停留在那个采完草药、赤着脚跑回家的温暖午后。
那一夜,聋儿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梦里,小女孩就站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手中没有碗,只握着一缕看得见的风。
她对他笑着说:“我走得很慢,因为他们替我走了很远。”
他想追上去,可那缕风却忽然散开,卷起了村中七户人家的空碗,带着它们飞向了漫天星辰。
在飞向夜空的一瞬间,每一只碗的碗底,都清晰地映出了她年少时的模样——背着药篓,赤足踩在田埂上,正哼着歌,奔跑在回家的途中。
梦醒时,天还未亮。
聋儿猛地坐起身,心脏狂跳不止。
他疯了一般冲出家门,挨家挨户地看去。
只见所有门槛上的空碗,不知何时,竟全部倒扣过来,碗底朝天,像一只只刚刚睁开的眼睛,沉默地注视着漆黑的夜幕。
他怔怔地站在村子的中央,抬起头。
就在这时,天边破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精准地洒落在那些倒扣的碗底上。
光芒之中,一个诡异的景象发生了——地上的人影还未动,那些被晨光投射出的影子,却比它们的主人先一步,缓缓地,迈开了脚步,走向各自的屋内。
而这一次,它们的步伐比任何人都要缓慢、沉重,仿佛在替某个人,或者说,替整个世界,一步一步,慢慢地老去。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