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抗战,开局小地图从老军医到元帅 > 第567章 上甘岭来了

第567章 上甘岭来了(1/2)

    姜老爷子坐镇金陵军事学院的时候,也把系统的奖励给安排下去了。

    国内的好消息是接连传来!这些奖励主要来自于朝鲜半岛,春雨贵如油,润物细无声。

    1952年春,太行山深处的地质勘探队传来惊天喜讯——在河北阜平一带发现特大型金矿,初步探明储量超过百吨,品位极高,且易于开采!

    消息传到北平,上级高度重视,

    带队副班长亲自批示,

    “立即成立太行山金矿指挥部,调集精锐队伍,秘密开发,保障国家金融稳定!”

    很快,一支由退伍军工、技术人员组成的建设兵团开进太行山,口号是:

    “深挖洞,广积金,为国造汇争朝夕!”

    这座金矿的发现,为新生共和国提供了坚实的黄金储备,成为对抗国际金融封锁的硬通货基石。

    与此同时,江西赣南的地质队员们挥舞着地质锤,在红土地上敲出了又一个奇迹——超大型斑岩铜矿!

    其储量之大、品位之高,震惊了业内苏联专家。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工程师捧着一块闪着金属光泽的铜矿石,热泪盈眶:

    “天佑中华!这是我们自己的‘铜都’!从此,中国的电线、子弹、轴承再也不受制于人!”

    一座现代化的江西铜业基地开始规划,它的出现,将使中国从“贫铜国”一跃成为世界铜资源大国。

    湖南也不甘示弱!在湘西连绵的群山之下,勘探队圈定了一条规模巨大的硼矿资源富集带。

    硼,是高端冶金、特种陶瓷及核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

    我们国内顶级的核物理学家闻讯后激动不已:

    “这是制造反应堆控制棒和防护材料的宝贝!有了它,我们的核能研究就如虎添翼!”

    一批高度机密的硼材料提炼厂在深山之中悄然建立,它们将成为中国未来“两弹一星”事业的无声功臣。

    更令人欣喜的是,1952年的中国仿佛得到了天时眷顾。

    黄淮海平原小麦丰收,粮仓满溢。

    东北黑土地大豆高粱长势喜人,拖拉机轰鸣着开垦出万顷良田。

    黑土地滋养出来的农作物,成为了战士们最好的保障,是远在朝鲜作战的将士们最喜爱的口粮。

    长江流域水稻产量创下新高,“喜交爱国粮”的农民队伍排成了长龙。

    尽管朝鲜战火未熄,但国内物价稳定,供应充足。

    一位老农望着金黄的麦浪,对孙子感叹:

    “老天爷开眼啊!今年这收成,前清盛世那年景也比不上!”

    在西北兰州、西安等新兴工业区,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正酣:

    兰州石化的炼塔高耸入云,结束了中国“洋油”时代;

    西安军工城里,自制和改进的五六式冲锋枪、迫击炮生产线日夜运转。

    更机密的核物理研究所内,从欧美归国的科学家们正在夜以继日地演算数据,为中国的“争气弹”奠定最初的理论基础。

    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种战时动员体制与和平建设交织的独特活力。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增产节约,建设祖国”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孤阴不长,孤阳不生。

    这便好了,自然是有的地方坏了。

    与此同时,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却接连遭遇罕见天灾。

    墨西哥湾飓风“贝丝”肆虐,新奥尔良洪水滔天。

    中西部龙卷风频发,堪萨斯州农田被毁。

    东海岸持续暴雨,纽约地铁一度被淹。

    《纽约时报》无奈写道:“上帝似乎在这一年闭上了眼睛,灾难从未如此频繁地光顾美利坚。”

    虽是天灾,却在无形中拖慢了美国军工生产和物资调运的步伐。

    整个中国, 只有姜老爷子心中隐约感到,这一系列“好运”背后。

    有一种超越常理的力量在默默加持。

    重大科技攻关往往“灵光一闪”便取得突破。

    资源勘探总在“山穷水复”时迎来“柳暗花明”。

    自然灾害总能“错峰发生”,从未叠加形成致命打击,或是造成的危害不大,老天爷及时收手了。

    什么叫开了?

    我姜财没有开挂。

    他将此归结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感动了上天!”

    以至于后面召开的军委会议上,他满怀信心地断言:

    “同志们! 国运在我们这边!

    只要我们再咬牙坚持几年,必定能打出一个工业化基础,打出一个屹立世界东方的新中国!”

    ……

    可惜,在咱们安生过日子的时候,总有人会让你不舒服,背后老是有人使坏。

    1952年10月初,北平。

    国庆庆典的欢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