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 第182章:怨天尤人不可取

第182章:怨天尤人不可取(1/2)

    杨主任点了点头:“没错,中医是继续没落下去,还是可以寻找发展复兴的机会,说到底,关键得看是否能有足够多合格的中医人才。”

    “还有,小老乡,关于你刚刚说的中医后备人才流失的问题。作为过来人,我觉得除了刚毕业不会看病,一时找不到用武之地外,其实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

    “哦,是什么?”张景连忙问道。

    “那就是中医治疗整体收费低,科室收益低,导致待遇也偏低。特别是刚毕业的小中医,工资可能都不够日常开支,因此很难留住人才。”

    “当然了,成为名老中医后,有的挂号费不仅不低,而且高得离谱。但对于一般小中医来说,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末了,又半开玩笑似地补充了一句:“毕竟,总不能要求所有的中医都能践行大医精神,只管全心全意治病救人,不去计较任何的个人得失吧?”

    张景认真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关于这一点,他也是深有体会的。

    特别是像他这种只有普通本科学历的中医大学生,工资待遇多少先不说,就连找份专业对口的纯中医工作,其实也非常不容易。

    而且关于这个情况,上次在提及想让明德堂申请成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时候。

    王森和黄彪两位医生都曾跳出来表示过异议。

    其实当时张景就有深入反省过。

    要让所有中医人只谈理想不为名利,这的确很理想化,根本不现实!

    先不说别人的,就拿自己来说,虽然自己对于物质生活要求比较低。

    但是,如果真让自己天天啃白馒头吃咸菜,然后仍然要以饱满的热情去为患者看诊。

    仔细想想,还真的未必办得到。

    毕竟,说到底,自己也不是圣人。

    因此,和别人相比,对于物质的,也就是程度的不同罢了。

    张景想了想,又问:“杨主任,您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现在的医疗大环境里,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西医,而不选择中医,甚至不少人还成为了‘中医黑’呢?”

    “这应该是西医占主导后,就拥有了话语权和舆论权。由于现代科学体系根本无法解释中医理论,所以就一再地诋毁中医不科学。久而久之,中医自然式微,选择看诊中医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张景微微点了点头:“您说的这个确实是其中一个原因。不过,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咱们中医人自身的责任。”

    “自己的责任?”杨主任一听,顿时就懵了,诧异地看向他。

    “是的,因为很多中医都没有摆正好自己的位置,一直还停留在固有的思维里。总认为华夏数千年来都是中医所主导,所以理所应当的中医治病一定西医强。对于现实情况选择视而不见,只会一味地怨天尤人。”

    “难道你不认为中医比西医强吗?”杨主任更懵圈了。

    怎么连他都对中医治病没信心了!

    张景淡淡一笑,解释道:“中医当然可以做到比西医强,但绝不能只靠理论,而应该凭实力,也就是用疗效去说话。”

    杨主任这才反应过来,连连点头:“哦哦哦,原来你是这个意思。”

    “因此,与其跟西医去争论到底谁的理论靠谱,不如切切实实把中医治病的疗效提高上去。”

    杨主任深以为然:“小老乡,我觉得你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去了。老百姓看病,才不管你姓中还是姓西,只要能看好就行。可是,问题是现在真正医术高明的中医实在太少太少。看好的病人少了,影响力自然也极其有限,这个难题该怎么破?”

    是呀,这个怎么破?

    一时之间,张景也有点犯难了。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这么幸运,能够被系统砸中,从而迅速提高医术水平的。

    不过,很快,张景就想到一个问题。

    能够涌现更多高水平的中医,或是报道治疗疑难杂症成果,自然对中医发展有所帮助。

    不过,中医要想真正扩大足够的影响力,最终与西医相抗衡,首先得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行。

    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上讲,愿意接触中医的人数越多,中医的影响力才能越大。

    其实随着国家对于中医药的重视,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于健康医疗越来越重视。

    因此,人们对于中医的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近年来,涌现出越来越多中医保健养生场所,就是一个佐证。

    但是,正所谓闸门一开,泥沙俱下。

    中医借此契机大发展的同时,也一定要查好门票。

    以免一些伪中医从中作乱,扰乱了中医秩序,败坏了中医名声。

    想到这里,张景说道:“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杨主任,您帮忙分析分析。”

    “嗯,你说。”杨主任一脸急切地看着他。

    “关于中医方法,我觉得可以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