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文似乎强世然却不可不积德虽人所同得然亦有卓然自立处故曰不可不高一而不可不易者
道也神而不可不爲者天也道本至一然却与时变通故曰不可不易天虽至神然天道远人道
迩人事却当自尽故曰不可不爲故圣人观於天而不助不助长则爲而不爲成於德
而不累无心积累德不期崇而自崇出於道而不谋有心图度则失道之自然不谋是率性之谓道
矣会於仁而不恃有所恃则有邀结于民非仁也不恃是利之而弗庸矣薄於义而不
积可义可不必义薄于义也变而通之不积则不蹈袭取之弊应於礼而不讳自然应礼非由忌讳也
接於事而不让当行则行无所退缩也齐於法而不乱与民画一无心更张也恃於
民而不轻民虽可特不轻身以狥民因於物而不去物虽可因不狥物以丧眞物者莫足
爲也而不可不爲不爲之爲爲而不爲便是无爲不明於天者不纯於德不通
於道者无自而可天乃德之原故学不知天卽抱一察以自好干德必不纯道乃事之宗识不通道卽见闻
极博知风不知自安所往而可不明於道者悲夫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
爲而尊者天道道心也有爲而累危也者人道人心也主者卽是道心爲主天
道也臣者卽是人心听命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
察也甚言人当无爲不当有爲
复圭子曰庄子学本老子自太上而下道德无有出其右者
也後世玄宗禅伯咸取则焉闻天下止可在之宥之而不可
以法治之夫人人而自在毋以多事揺之则性全何恬淡也
人人而安宥毋以作爲害之则德存何愉快也人知乐性是
不恬而甯知苦性爲不愉尧桀之所同病也夫有恬愉则有
喜怒矣喜怒过甚者必毗于阴阳而召寒暑之不和顚倒人
之思虑于是天下始有悍佞狂圣之不同因有赏善罚恶之
殊术此以法治天下而不能在宥天下者也安能保其性命
之不伤哉将欲治之以聪明仁义而适以溺于声色叛于德
理将欲治之以礼乐圣知而适以近于技淫蹈于艺疵使八
者而有益于性命犹不关系乎存亡况八者而无益于性命
而天下尊之信之诵之读之鼓之舞之歌之咏之何爲者哉
八者皆有爲也而愈不治则莫若无爲无爲而性命之情得
矣必先知贵爱吾身之性命而後可以托寄天下之性命内
葆其五性外塞其聪明不动不言而龙见寓于尸居雷声藏
于渊默吾之神动于此而人之天随於後从容无爲而万物
咸得其所如吹累焉在之宥之也非暇治之也崔瞿以治天
下而後能臧人心老子何爲曰汝愼毋撄人心夫人心方寸
耳可排之而下亦可进之而上可系之如囚亦可制之使杀
可以淖约而柔刚强亦可以廉[嵗*刊-干]而施雕琢可以不火而??
亦可以不寒而氷近可使之远远可使之近静可使之动动
可使之静可内可外可渊可天人心之偾骄而不可制有如
此昔黄帝之与唐尧俱以仁义撄人心规法度而不胜施及
三王放伐逆施而天下大骇自桀跖曾史出而儒?纷纷起
矣於是有喜怒愚知相疑相欺也者有善否诞信相非相讥
也者盛世甯复有此乎吾见人各德其德而性命之眞丧矣
人各怀一知而百姓之求竭矣复有釿锯绳?椎凿之加而
天下愈不可支矣夫圣知仁义曾史所以制法而安天下性
命之情然而法有所不及施则谓圣知之爲桁杨接摺也可
谓仁义之爲桎梏凿枘也亦可谓曾史之爲桀跖嚆矢也亦
可总之治天下不如先治吾身故黄帝谒广成子於空同之
上欲取精於天地而养民人官阴阳以遂羣生广成子不轻
以至道吿之者何也爲黄帝之治阴阳未调以致云气不族
而雨草木不黄而落日月有薄蚀之患而安足以语至道黄
帝於是退而斋戒复稽首於广成子而问治身长久之道广
成子曰至道之精无象也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
声也无视无听者内视而返听也抱神以静心若槁木也形
将自正形若死灰也人心好静必静而後不牵於欲人神好
淸必淸而後不扰於心无劳汝形养外以保内也无揺汝精
固内以壮外也乃可以长生神长生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
则精不揺于耳目犹有限也心无所知斯精不揺于心而神
自甯神守其形形乃长生愼汝内则内不出闭汝外则外不
入凡人学道不终皆是多知爲败故以一语唤醒之欲识人
身之阴阳当先明天地之阴阳而後人身之阴阳可按也我
爲汝遂於大明之上而至阳之原则在地我爲汝入於
之门而至阴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