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男属坎卦太阳日之象也日月相交
金水自生情性相得配合自然更无外物
若以杂类而合神药即非自然之性也只
如男至弱冠女至笄年两情相慕亦是自
然而然古人将此喻大丹兴人无异皆自
然之性也砂汞在铅体中因水火激发而
有非外物也婴儿在母腹中亦自水火而
有非外物也古人知此二种情性根本不
相去离因引合龙虎之精还返金水之炁
自然成其至药则一阴一阳之谓道若非
自然则不可合也譬之男女二情炁交体
合日往月来自然变化岂假他物而成胎
孕以此则神药必在乎离火坎水二象而
成不在杂类也由是以知日月眞精炼成
金液与男女胎孕之理实同但有仙凡静
秽之异耳至人恐後学不悟眞理故引此
爲证其於法象自可知也
变化既未神章第六
变化既未神终则复更始初九爲期度阳和
准旦暮周历合天心阳爻毕於巳正阴发离
午自丁终於亥
注曰变化既未神终则复更始者凡修大
丹须一月而成若火数不凖鼎器不密则
神精降少金液结迟须臾一月也参同契
曰既未至晦爽终则复更始是也初九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期度阳和准旦暮者每遇晦朔之夜子时
阳火将兴便名地雷复卦阳爻生坤初九
於下也自子至巳爲旦爲早自午至亥爲
暮爲晚旦以屯卦直事暮以蒙卦直事屯
蒙二卦以直一日十二时也爲大丹之体
象也一日两卦一月六十卦初则屯蒙终
则既未参同契曰日辰爲期度动静有早
晚是也周历合天心阳爻毕於巳者阳火
自子而升至巳爲阳极而阴生於午也参
同契曰春夏据内体从子至辰巳是也正
阳发离午自丁终於亥者阴符自午而降
至亥爲阴极而阳复生於子也参同契曰
秋冬外当用自午讫戌亥是也
?曰大丹变化之道在乾坤二卦爲首阳
火起於子阴符生於午阳极乾於巳阴极
坤於亥乾坤十二爻随十二辰而变化以
造金液也或有造大药视爲等闲之事妄
意爲之以至费耗资财形枯骨瘁终无成
期岂知至道包褁天地吐纳阴阳运转四
时斡旋日月发现五行循环昼夜生育万
物皆禀至道之变化至人知大道之本可
以康世乃法象天地攒簇阴阳采日月之
魂魄合水火之灵炁修营至药归於自然
千经万论留示将来而学道之士尚不能
信但只以有形有质之物假合造作终不
合至理纵有成者亦不能令人返老还童
久视人间或反成痈毒流血之害链丹之
士可不戒哉
水火各一方章第七
水火各一方守界成寒暑东西表仁义五行
变四时如是则阴阳互用顺三一而得其理
注曰水火各一方守界成寒暑者水阴也
寒极於坎火阳也暑极於离各守一方而
成冬夏者也参同契曰赏罚应春秋昏明
顺寒暑是也东西表仁义五行变四时者
东方属木发生万物之所故谓之仁谓之
喜西方属金肃杀万物之所故谓之义谓
之怒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炁变春夏秋冬
而正四时之象参同契曰爻辞有仁义随
时发喜怒是也如是则阴阳互用顺三一
而得其理者若四象之数不失其时则阴
阳之炁顺水火寒暑各得其理也参同契
曰如是则四时之炁顺五行而得其理是
也
?曰日月运行寒暑有节日去则月来年
移则岁至以一岁之炁蹙於一日十二时
中排春夏秋冬以应四时之候运动法象
一一须及时也日月之度不差寒暑之节
有准则大丹必成矣法象才动内以知来
则精炁生於室中阴阳结於鼎内既得阴
阳精炁则鼎内润泽自然流通渐生变化
与四时应候故五篇云春以温之仁也夏
以暑之礼也秋以凉之义也冬以寒之智
也若四时之炁顺则一岁之事成焉又春
炁生物之本乃已前阳火候也秋炁杀物
之本乃午後阴符候也子丑寅爲春卯辰
巳爲夏午未申爲秋酉戌亥爲冬於十二
时辰内运其火候应以四时五行不得分
毫参差则鼎中流珠渐结金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