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名则曰搥提仁义絶灭礼学病其道则
曰独任清虚不可以爲治於戏世之迷其
来远矣是使老氏受诬於千载道德不行
於当时良有以也且老氏本源天地之始
历陈古今之变先明道德次说仁义下陈
礼学之失刑攻之?言其驯致而然耳其
秉要执本在乎情性之极故其道始於身
心形於家国终於天下如此其备也而惑
者尚多云云岂不谓厚诬者哉伏羲氏画
八卦象万物穷性命之理顺道德之和老
氏先天地本阴阳推性命之理原道德之
奥此与伏羲同其原也文王观太易九六
之动贵刚尚变而要之以中老氏察太易
七八之正致柔守静而统之以大此与文
王通其宗也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道
斯民以仁羲之教老氏拟议伏羲弥纶黄
帝冒天下以道德之化与孔子合其权也
此三君子者圣人之极也老子皆变而通
之反而合之研至变之机探至精之归斯
所谓至神者矣而王弼以爲圣人与道合
体老氏未能体道故阮籍谓之上贤亚圣
之人盖同於辅嗣岂以老氏经世之迹未
足充其所言耶斯不然也呜呼圣人之在
世也有有迹有无迹故道之不行也或危
身历聘以天下爲其忧或藏名飞遯示世
故不能累有迹无迹殊途同归斯实道义
之门非徒相反而已然则仲尼之所以出
老氏之所以处老氏之所以默仲尼之所
以语盖屈伸隐显之极也二子安能识之
哉司马迁统序衆家以道德经爲首可谓
知本末矣班固作古今人表乃诎老氏於
第三品虽其名可诎而道可贬乎哉且仲
尼亲见老氏叹其道曰犹龙乎从之问礼
诚无间然记传後世不能探其意是以异
端之说纷纷然盖述之者不穷其源故作
之者不尽其致噫斯传之不作则老氏之
?或几乎息矣今故极其微使昭然与群
圣人意相合有能体太道用其名执古以
御今致理如反掌耳自昔言老氏术者独
太史公近之爲治少得其道惟汉文耳其
他反传诡说皆不足取也
老君次年甲寅岁四月二十八日将於喜宅
南山阜上辞决昇天喜悲恋请留
老君所以未便适西复昇天者姑俟喜道
成同往化胡也
老君重告喜以除垢止念静心守一之?戒
喜曰千日之外可寻吾於蜀靑羊之肆矣言
讫耸身空中坐云华之上面放五明身现金
光洞照十方冉冉昇空光烛馆舍五色玄黄
良乆乃没喜目断云霄涕泪攀恋其日江河
泛涨山川震动有五色光贯太微徧及四方
太微史记/作紫微喜遂以老君所说理国修身之要
去奢灭欲之言叙而编之爲三十六章以将
昇西极之际所演故名西昇经焉
论曰老君所乗薄畚车历代寳之至今犹
存其昇天台在楼观之南今人相传呼爲
老君陵尔雅云小山曰陵时俗不知谓爲
陵墓且史籍之中并无老君死处唯庄子
云有秦失吊之语盖齐死生之寓言耳夫
帝王之墓曰陵混元退身吏隐以慈俭爲
本而此陵周回五里高逾十丈孰爲老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爲之乎盖秦川谓陆地高敞曰原原曰陵
盖因混元於此陵昇天故以老君名也
当昇天之时五色光贯太微徧及四方昭王
问太史吉凶之证太史云当有圣人西去千
年之外声教返此昭王命志郊坛焉此乃西
化之兆也自昭王甲寅至汉永平果千年也
喜乃草楼清斋屏絶人事三年之内修链俱
毕心凝形释无有饥渴不畏寒暑穷数达变
之微形一神万之?悉臻其妙乃自着书九
篇号关尹子至丁巳岁即往西蜀寻访靑羊
之肆
老君以甲寅年昇天至乙卯岁复从太微宫
分身降生於蜀国太官李氏之家也已先勑
靑帝之靑龙化生爲羊毛体华洁色如靑金
常在婴儿之侧爱翫无斁忽一日失羊所主
儿啼不止太官乃遣守羊童於市肆间寻觅
得之尹眞人见而问之童子备言其故喜忽
感悟曰圣师之约其在是耶即嘱其童曰烦
爲我告太官之子云尹喜至矣童子如其言
入白儿即振衣而起曰令喜来前喜旣入其
家庭宇忽然高广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