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帝建宁元年戊申後四年壬子改嘉平又/六年戊午改光和又六年甲子改中平
光和二年己未老君降于天白山授仙人
葛玄上清灵寳大洞等经及三籙七品斋
法劝戒法轮转神入定等经见天台山记/及太极仙翁
传
魏陈留王
咸熙元年甲申老君降于陇右临洮郡谓
王始曰天下不乆当大平见晋/书
晋安帝隆安元年丁酉後五年壬寅/改元兴又三年乙巳改义熙
元兴元年壬寅姚秦洪始/五年也老君下降按行
山岳至华山敕仙人成公兴令移居嵩山
仍赐以仙药见後/魏书
後魏眀皇帝永兴元年即位十五年改/元神瑞又二年改元泰常
神瑞二年乙卯晋安帝义熙/十一年也老君降于嵩
山授道士寇谦之云中音诵新科之戒泰
常二年丁巳老君再降赐寇谦之符籙七
十卷见後魏/道释志
太武皇帝
太平元年老君降于嵩山命寇谦之授帝
以太平眞君之号遂改元太平眞君出魏/书
隋炀帝太业元/年乙丑
太业十三年丁丑老君降于终南山语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李淳风以唐公受命之符出金锁/流珠记
唐高祖武德元/年戊寅
武德二年己卯老君降于羊角山语吉善
行令奏闻云我帝祖也今唐得圣治社稷
延长出唐/记
五年壬午老君再降于庙所告以破贼之
期出唐/记
高宗永徽元年庚戌後七年丙辰改元显庆/又五年辛酉改元龙朔又三年甲子改
元麟德又二年丙寅改元乾封又二年戊辰/改元总章又二年庚午改元咸亨又四年甲
戌改元上元又二年丙子改元仪凤又三年/己卯改元调露又一年庚辰改元永隆又一
年辛巳改元开耀又/一年壬午改元永淳
龙朔二年壬戌帝幸洛阳宫建清庙於北
邙治以祠老君设醮庆赞老君降于殿上
二眞人夹侍光耀阶坛衆咸瞻仰宫闱令
权大力等列状奏闻照依所见图写爲瑞
像见洛阳録事/杨护师奏状
乾封元年丙寅帝封岱岳驾至亳朝谒老
君御制册文上尊号曰玄元皇帝圣母爲
先天太后出唐/书
仪凤三年戊寅帝敕建斋於阳清庙时老
君降于坛上祥光照映乗白马履坛石皆
有迹衆所瞻仰登时奏闻贺表云金相玉
毫彩夺夜明之景白驹丹鬛迹留天驷之
庭见朝散大夫/孙瑞奏状
则天武后嗣圣元年甲申二月改元文明九/月又改光宅摄位二十二年乙巳
改元神龙元/一十八年
文明元年甲申老君降于虢州皇天原命
邬元宗令传言武后不可草命出唐/画景龙
四年庚戌 爲 平内难疑决老君爲
白衣老父卖卦於春明门外象曰宜取天
下吉利在三日内後於其处立庙出洛中/记异
玄宗明皇开元元/年癸丑
後二十九年壬午改元天寳又三年甲申
改年爲载开元十七年老君降于蜀州新
兴寺隐景於佛殿柱中宛如刻画削洗愈
现本路文武官及道僧俗尼同状奏闻有
云现於殿柱杳疑作史之年照彼佛祠缅
若化胡之日见於益州长史/张敬中奏状表
开元二十九年老君降于丹凤门外语田
同秀曰我昔日入流沙藏一金灵符在尹
喜旧宅可奏帝取之帝遣使求得之於函
谷关故墟出唐/书
天寳二年癸未正月上老君尊号曰大圣
祖玄元皇帝十二月帝幸华清宫老君降
现于朝元阁上遂改朝元阁爲降圣阁见/唐
史
天寳七载戊子上老君尊号曰圣祖大道
玄元皇帝
九载庚寅老君降于太白山语山人王玄
翼以寳仙洞有妙寳眞符上命刑部尚书
王倕等往求果得之出唐/书
十三载甲午二月癸酉帝朝献太清宫加
上老君尊号曰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
天元皇大帝出唐/书
十五载丙申帝幸蜀老君降于汉中郡黑
水之侧帝命刻石像於所见之处又乗白
鹿降于利州昌岭上以示收山之兆诏於
所现之处立自然观并出/唐书
肃宗天寳十五年丙申改元至德又三年/戊戌改乾元又二年庚子改上元
至德二年丁酉老君降于通化郡云龙岩
自地接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