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 第240章 新来通判是个文弱书生?

第240章 新来通判是个文弱书生?(1/2)

    “诸位请起。”姜淮虚扶一下,“今日渡河,有劳各位了。”

    为首的船老大是个满脸风霜的中年汉子,他起身恭敬道:“大人客气了。官船已经准备妥当,只是...”

    他犹豫了一下,“近日河水湍急,大人的马车又重,恐怕...”

    姜淮明白他的顾虑:“马车可以分两次运送,先送人,再送车马。安全第一。”

    船老大明显松了口气:“大人明鉴。那请大人先上船,小的们会小心伺候。”

    “好!”

    之后姜淮大步踏上船。

    正在这时,岸边传来一阵骚动。

    “我娘病重,急着过河请大夫啊!”

    姜淮脚步一顿,回头望去,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青年正被差役推搡着,脸上满是不甘和焦急。

    “且慢。”姜淮转身走回岸边,对那青年道:“你母亲病重?”

    青年见官员问话,慌忙跪下:“回大人话,小的母亲昨夜突发急病,村里的郎中说必须过河请县城的大夫...可……普通船只迟迟没来……”

    姜淮沉思片刻,对船老大道:“让这位小哥和他的家人先上船,要是位置不够,我们可以等下一趟。”

    船老大面露难色:“这...不合规矩啊大人...这还是官船,他们这些百姓只配坐普通船……哪里坐的了这官船啊……”

    “人命关天,何谈规矩?”姜淮声音不大,却字字有力。

    “这……那好吧!”船老大还是同意了。

    青年闻言,连连磕头:“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岸边的百姓们见此情景,议论纷纷,眼中多了几分敬意。

    姜淮则暂回马车等候,目送那载着病患家人的官船缓缓离岸。

    一个时辰后,官船返回。姜淮这才重新登船。

    船工们也格外小心地将两辆马车拉到甲板中央,用绳索链条牢牢捆住。

    “我听说这几天水势大涨,你们这船,可还要紧?“姜淮问向船工。

    那船工听了笑道,“大人请放心,我们走的是官船是专用水道,可以避开最湍急的河段,不要紧的。”

    “那就好!”

    之后船老大一边指挥船工,一边看向底下的河流。

    姜淮也站在船头,感受着船身随着波浪起伏。

    水流奔涌,渡船随着波浪起伏。

    此刻河风扑面,带着湿润的水汽,吹动他的衣袍,还算惬意。

    几日后,就下了船。

    船工们也帮姜淮把马车给拉了出来。

    姜淮和梁远道谢就离开了。

    之后他们走到渡口的石碑旁。

    几个衣衫褴褛的孩童正用枯枝在地上玩儿。见一辆还算华贵的马车驶来,最大的孩子突然跪下,额头抵着土地:“大人行行好,赏个铜钱买馍馍吧!”

    “行行好吧!我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

    姜淮正要探袖掏银子,却被梁远按住:“大人,前头有驿站老兵说过,这段路上有的是专骗官爷的乞儿团伙...……听说有的孩童故意被大人弄残,就是为了博取他人同情,好捞银子。”

    那孩童听完,忙道,“大人,我们不是那样的!“说完,那孩子突然跳起来,从怀里掏出个草编的蝈蝈笼:“俺不白要钱!您看这蝈蝈笼,大人能挂在车帘边解闷儿的!”

    说完,那孩子献宝似的把蝈蝈笼递给姜淮。

    姜淮一看,笼中哪有蝈蝈,只躺着两只蚂蚱。

    姜淮笑了笑,摸出五枚铜钱换下那孩童的手艺品。

    孩童们见捞到铜板,纷纷高兴欢呼着奔向渡口。

    之后姜淮还注意到他们没穿鞋,脚上缠的破布渗出血,这些孩子应该都是因为穷才没有鞋穿,赤脚行走肯定会受伤。

    看来这北地百姓生活确实苦。

    当天夜晚,姜淮宿在黄河北岸的官驿。

    半夜却被窗棂的震动声惊醒,等他起来,发现那不是风声,而是沙粒击打纸窗的声响。

    他被吵的睡不着,只好披衣起身。

    等他走到院子里,却发现值夜的驿卒正举着灯笼在院里抢救晾晒的干菜。

    “小兄弟,这是做什么?”

    那驿卒打量了姜淮几眼,“大人是从南方来的吧?大人有所不知,这沙子叫沙雪!打在干菜里,干菜完全没法吃!我这正加紧收呢!”

    “是吗?”

    “当然。”之后他抹了把脸上的沙尘,“南方人来了这北地,可不是好适应的!”

    姜淮也抹了抹脸上的沙回了房间。

    次日,姜淮出发,发现整个驿站像是被撒了层黄土。

    旁边梁远边打喷嚏边往文书匣上扑打沙粒,一旁的车夫则忙着给马匹戴上防沙的眼罩。

    昨日那年轻驿卒见到姜淮,当即追出来道,“大人!拿袋烤馍片吧!对了还有这干菜,路上嚼着吃,顶饿,咱们路上都吃这个!”说着笑着递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