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 第239章 行途渡河

第239章 行途渡河(1/2)

    “儿子明白。”姜淮应道,“定不负朝廷所托,也不负父亲教诲。”

    饭后,姜淮说要去书房整理书籍。

    苏云婉知道也跟了过去,她沏了一壶菊花茶。

    书房里,姜淮正对着墙上地图出神。

    “阿淮,喝点茶吧。”苏云婉轻声道。

    姜淮回过神来,接过茶:“阿姐,还没回府嘛?”

    “我不想回去。”

    之后苏云婉在他对面坐下,“要去北地了,你在想什么?”

    姜淮指着地图,“北地的形势,这里连年干旱,粮食缺乏,我想想能不能从水利上解决根本问题。”

    苏云婉看着姜淮,点点头,“阿淮,你总是这样,把别人的难处当成自己的责任。”

    “还有....”她神情突然严肃,“北地不仅贫瘠,听说还不太平,那里又靠近边境,前任通判也……”

    苏云婉看向姜淮,有些担忧。

    “阿姐放心。我会小心的,而且正因那里艰难,才更需要有人去改变。我读了那么多圣贤书,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为民请命吗?”

    姜淮知道苏云婉是担心她,但这是皇命,不可违。

    之后苏云婉只好从袖中取出一个荷包:“这里有些银票,你带上。别委屈了自己。”

    “阿姐!我不要,皇上赏赐了我很多,已经够了,哪能再要你的!”

    “这不一样,这是我的心意,你收着!”

    见苏云婉坚持,姜淮没办法,只好接下了。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姜府门前已备好车马。

    两辆马车装得满满当当,除了姜淮和梁远乘坐的那辆外,还有一辆载着书籍药材,衣物粮食。

    之后姜正河走出来,拍拍儿子的肩:“儿子,记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咱老姜家的名声就靠你了。”

    “儿子记住了。”

    秦氏也走出来:“儿啊,北地风大,早晚记得添衣。”

    之后她拿了一个披风给姜淮系上。

    “谢谢娘!”

    一旁的苏云婉似乎又想到什么,从怀中拿出一枚香囊塞他手里,“阿淮,里面是京城的土和槐花,你去了北地,多半是不适应的,你要是想念这里,想家的时候闻一闻。”

    “好!多谢阿姐!”

    之后姜淮和梁远上了马车。

    随着车夫一声吆喝,马车缓缓启动。

    姜淮从车窗探出头,看到姜家几人身影越来越小。

    等看不见了,他放下帘子深吸一口气,坐正。

    这次离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此刻,苏云婉还站在原地。

    “小姐,回去吧,风大了。”一旁她的贴身丫鬟轻声劝道。

    苏云婉摇摇头:“琉璃,不急,我再送送!”

    之后她独自走到城外长亭,那里能看到姜淮的马车,等到官道最后一段,姜淮的马车已成一个小黑点。

    但苏云婉依然望着,直到黑点消失不见。

    ..........

    之后姜淮马车一路行驶。

    越往北,再往西,景色越是不同。

    只见官道上黄土飞扬,马蹄下也扬起尘烟。

    姜淮掀开马车帘子,看了看,发现原来的青布马车,已经变成土黄色。

    三只天边的灰雁迅速掠过芦苇荡。

    “少爷,再往前就是黄河渡口了。”梁远凑过来道,“到时咱们还要坐船。”

    姜淮点了点头,看了看衣袍下摆沾着的泥点子,连日奔波,到时还得找个官驿住下休息一下。

    之后他看向座位一旁的匣子,里面是通判官印和文书。

    他打开看了看,上任文书已经用油布裹了三层,压在最里面,旁边则是官印,也用布袋缠起来。

    这可是要物,一定要保存好。

    他之前就听说有贼人特意蹲守在新上任官员的必经之路,等着打劫官员。

    之后杀了那官员后,再拿了官印和文书,自己去上任。

    毕竟任地的官员们谁也没见过新官员何种模样,只认官印和文书,所以还是很容易得逞的。

    不过,他这任地贫苦荒芜,应该不会有人来抢,毕竟又不是富庶之地,到处都是风沙,抢了图什么呢。

    想到这里,姜淮放下了心。

    他还带了弓箭和匕首防身,以免路上有什么不测。

    这时马车忽然剧烈颠簸了下,惊起路边灌木丛中的几只沙鸡。

    梁远慌忙扶住马车上摇晃的桐木书箱,只听里头传来一阵瓷瓶碰撞的声响。

    “福叔,小心点走,当心装药材的瓷瓮!”梁远连忙朝车夫喊。

    “里头可是夫人特意给大人备的紫雪丹,治北地风寒最管用!”

    “好嘞!梁小弟,咱晓得了,等会儿稳妥点儿!”

    几日后。

    “大人,官船已经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