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 第8章 入学

第8章 入学(1/2)

    “你代替平........他....”

    秦氏正准备说平儿,又觉得和那位真少爷显得太过亲昵,怕姜淮心里不好想,于是马上改口,称呼姜平为,“他。”

    “嗯,我愿意去读。”姜淮再次出声道。

    毕竟,身为农家子,出身贫寒,无权无势,科考是唯一公平公正的上升路径。

    大黔朝,重文轻武,读书人地位超然。

    再者,姜平本就一直在读书,他自然要走姜平的老路,继续参加科举考试。

    姜平曾经参加过两次县试都没中。

    见姜淮决定了。

    秦氏之后为姜淮读书准备了一番。

    首先要先去拜见夫子。

    夫子教授学问,学生需要准备束修六礼和束修。

    除了六礼,还要带一些吃食,换洗的床单,衣物,笔墨纸砚之类的。

    因为之前姜平就是住在学舍的。

    经过秦氏的几日准备。

    几天后,姜淮就在秦氏的带领下去了竹溪村最近的一处学堂。

    这处学堂名为文翰学堂。

    文翰,意为培养文学才子的圣地。

    这是靠近竹溪村,方圆百里最好的一处学堂。

    学堂背靠平阳山西北方。

    中间一条绿水穿过,依山傍水,环境幽静。

    秦氏将姜淮带到了学堂门口。

    姜淮看了看怀中的箱笼,里面放了好些秦氏这几日做的吃食,还有送给夫子的六礼。

    比如一些自家腌的酱瓜,咸菜。

    再就是一些被褥,床品,笔墨纸砚之类的。

    这些也不过是之前姜平用剩下的。

    目前先带过去再说,收不收再另看,以免往返回家拿多花车费。

    路途遥远,回去一趟不容易。

    之后两人坐着牛车到了学堂。

    到了门口。

    姜淮就看了看这文翰学堂。

    大门是朱红色的。

    上悬“文翰学堂”匾额。

    学堂外青石环绕,有绿柳低垂,白色的石墙和飞檐,更显古典幽深。

    这学堂周围环境清幽,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门边是一对狮子头鎏金铜环。

    秦氏当即拿了一个敲起来,等了会儿,无人回应。

    之后,两人等候些许,秦氏再次敲起铜环。

    没一会儿,一个穿着青色短衫的门童走了出来。

    他诧异的看向两人。

    “你们是?”

    “您好,我们找李夫子。”秦氏开口。

    门童上下打量了他们几眼,随后挥了挥手,“夫子正在讲学呢,请下学再来。”

    “这....”秦氏皱眉。

    正想开口问询,便听姜淮拱手道,“那请夫子继续讲学,我们在这儿等着就是。”

    说完,转身走到一侧。

    “淮儿...”秦氏喉头哽了哽,想说点什么。

    “娘,无碍,咱们坐在石阶这里等着就是。”

    说完,姜淮蹲下,长袖一挥,擦了擦白色石阶。

    随后找了一处地坐下,右腿弯曲,双臂自然垂落,靠着墙体,闭眼休憩了起来。

    姜氏见他闭上眼睛休息。

    也只好坐到台阶的另一边也休息起来。

    正是农历七月的天气。

    暑热难耐。

    两人等了一会儿,秦氏就开始冒汗。

    她拿袖子抹了抹额头的汗,不一会儿汗渍在葛布材质的衣料上留下一小块灰色印记。

    再看姜淮,也并不着急,心平气和的闭着眼坐在那里。

    秦氏将包袱放在一旁,放松全身心,打算好好睡一觉。

    没想到,就听门后,“吱呀”一声,大门打开了。

    就见刚才那个门童再次走了出来。

    “我们夫子快下学了,二位请随我进来!”门童躬着腰,右手抬起,作出一个恭敬的请的姿势。

    秦氏见状随着姜淮进去。

    等走进去。

    姜淮就见堂下坐着一个白胡子老头儿。

    正右手持书,左手拿着戒尺,摇头晃脑的跟底下的学子讲着什么。

    姜淮又在门外看了会儿。

    这夫子年龄很大,但身形清瘦,虽月白长衫显旧却洗得笔挺。

    更显风骨嶙峋。

    他虽样貌慈祥,眉宇间又有一股严厉,让人望而生畏。

    不知为什么,这夫子还偏偏生出一种上位者的气势。

    让人有些胆寒。

    姜淮又朝朝学室里看了看,这里的学生大的有十七八岁,小的有五六岁。

    按照姜淮十五岁的年龄,其实算大的。

    他们正念着四书。

    只见那夫子右手执书,枯瘦的手指在书页上划过,“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