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 第7章 打算科考

第7章 打算科考(1/2)

    姜淮转身回了屋。

    他想的是如何搞钱。

    苏云婉给他的六百两银子,虽说不少,但也要想另外的办法挣钱。

    毕竟,读书要花的钱可不少。

    就是四书五经那些,书肆里去买,一本就得花一二两银子,更别提九本了。

    有的一本还有好多卷。

    所以买书的费用都不少。

    就是买手抄本,也得七八百文一本。

    更别提《道德经》《近思录》。

    其他的诗赋、策论、算术书籍等等。

    这些都得花不少银子。

    姜淮坐在书桌前,看着窗外不远处竹溪村一望无际的原野。

    一般古代书生搞钱方法,要么帮人家写书信,或者写碑文,对联。

    或者卖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

    还有一些更次等的,则是帮别人写讼状,替人打官司。

    不过这样的人被称为“讼棍”,是为读书人最不齿的。

    因为有一部分人会为了钱财,讼状陈述不实之事。

    做出教唆词讼、架词越告、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等等卑鄙行径,达成事主或自己的私欲。

    这种人在民间的声名并不怎么好,这是地位最低下的。

    姜淮肯定干不来这种事。

    再就是抄书,姜淮觉得可以考虑。

    原身虽不善读书,但字是侯府专门请教养先生教导过的,自然不差。

    赚钱的话,如果有学问,有些可以在大户人家家塾担任讲师。

    学问更深厚一些的会在书院讲学。

    不过这至少得有功名,令人信服。

    更有甚者,摆摊算命,行医占卜,都是赚钱的法子。

    但这些,姜淮都不合适。

    看来得另想赚钱的方法了。

    正想着。

    门外就传来“砰砰砰”的声响。

    苏淮打开门一看,就看到一张陌生的少年面孔。

    他迅速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

    有了印象,是姜平曾经的同窗柳士远。

    门外的柳士远看到屋内的姜淮,也愣了几秒。

    “你是.....”

    他又后退几步,朝屋外的院子看了看。

    随后抚着脑门嘀咕,“我没走错吧?”

    姜淮大步上前,“没有。”

    “那你....”

    “我是姜家新回来的....”

    柳士远一听,当即反应过来,一拍脑门儿,“我就说呢。怪不得你家门口这么多人。”

    他突然回想起最近竹溪村的传言,说姜家的那个姜平,他在文翰学堂的同窗,其实是大黔朝京城永宁侯府的真少爷。

    他当时听了,很是不屑,因为觉得太离谱了,像话本里写的,虚假的不真实。

    之后他还和几个同窗讨论过这事儿,大家一致觉得不可思议,不可能发生。

    直到姜平很久没来学堂,大家开始思索传言的真假。

    直到如今,他亲自来姜家找过来,确认此事。

    “没想到是真的啊!”柳士远嘴里喃喃。

    他看着眼前的姜淮,抚额,一脸不可思议的。

    “不是,那个泥腿子姜平,啊,不是,那个混子,竟然是侯府的真少爷,怎么没人跟我说这事儿呢?”

    柳士远还沉浸在被消息暴击的震撼中。

    消化了一会儿,转念又心想,这话本里的故事怎么没发生在我身上,我怎么不是一个什么京城王爷的儿子呢。

    柳士远思维越发发散,恨不得自己去代替那姜平。

    那可是永宁侯府啊,京城权贵世家,回去了就是靠永宁侯府的余荫,这辈子都能衣食无忧,逍遥闲适。

    最重要的是可以不用读书。

    姜淮见他神游,唤道,“公子!”

    柳士远还沉浸其中。

    最终姜淮又唤了一声,柳士远甩甩发带,这才回过神。

    那他曾经的同窗姜平,还真的回侯府醉生梦死去了。

    又消化了会儿这消息。

    柳士远这才道,“那.....”

    柳士远这次来,是想问姜平是否还去读书的事儿。

    因为前段时间姜平说退学堂不上课了。

    然后就再也没来学堂。

    这次是李夫子让他找到姜家,打听姜平是否还继续读书一事。

    没想到收到这个消息。

    此时的秦氏也大步走了出来。

    “柳公子来了,吃饭没?”秦氏招呼道。

    “我吃了,婶子,是这样的,夫子让来姜家问问,姜平是否还去学堂。他之前不是退学了吗?”柳士远道。

    秦氏点点头,“是,他是退学了,你们夫子如何说?”

    “我们夫子说了,姜平不读的话,他就不再收了,不过,那剩下半年的束修也不退了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