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需熟练换算(如蒙古 “一忽察” 粮食合汉制三斗)。税官王用随身携带 “标准器”(市楼校准的秤、斗),征税时当众称重:“这羊皮三张,按标准每张重五斤,交易税抽半张羊皮,折算成燕麦二斗,您看公允不?” 商户点头认可。
为鼓励贸易,税则设 “优惠条款”:首次来白虎城的商户免首月市租,运输农具、种子的商队免过路费,部落猎户出售渔猎产品抽分减半。巴图对部民说:“交税不是吃亏,税钱修了路、养了兵,咱们买卖才好做,这是正理。” 透明的税制与合理的用途,让商户虽纳税却无怨言。
白虎城的农商发展形成 “良性闭环”:市集贸易带来中原物资,促进驻军与居民生活改善;农耕提供粮食,减少对商路的依赖;渔猎补充蛋白质,丰富食物来源;商路畅通让本地皮毛、渔产外销,换取资金用于城防与民生。张谦在《农商考》中写道:“农为商之基(有粮则商队愿来),商为农之翼(卖粮换工具),渔猎为补充,三者共济,边城可安。”
经济发展带来显着变化:市集商户从开市时的三十家增至百家,汉蒙居民通婚增多(多因贸易往来相识),学堂入学儿童中,部落子弟占三成。使虎部落长老感叹:“以前冬天饿肚子,现在有青稞吃,有茶叶喝,孩子能认字,这日子是以前不敢想的。”
脱脱巡查市集时,见汉商与蒙古牧民一起喝奶茶、谈生意,笑着对萧虎说:“农商兴旺,民心就稳,比单纯驻军更能守好北境。” 夕阳下的市集,驼铃声、叫卖声、欢笑声交织,寒地边城的繁华,正从农商的沃土中生长,成为北境安宁的坚实根基。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