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317章 拉拢山东士族,对抗程朱理学

第317章 拉拢山东士族,对抗程朱理学(1/2)

    朱棣沉思片刻之后,重重的点了点头,总结的很是精辟。

    但他现在非常想要知道,如何用孔子的儒去推翻程朱理学的理?

    陈羽继续说道:“恩科选拔出所谓一大批山东士族官员之后,我建议将山东孔家的地位,不断抬高!”

    “老朱,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朱棣面对这个问题很是自信,并没有在脑海中经过过多的思考,便直接开口说道:

    “这还不简单,自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数千年以来的发展,孔圣人在读书人中的地位,已经无可撼动!”

    “抬高山东孔家的地位,一来可以说得孔家支持,二来可以稳住天下的读书人,不至于在这场思想交锋中大乱!”

    程朱理学的祸端隐藏很大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是披着儒家的皮。

    而儒家又是每一个皇权无法避开的一股势力。

    从古至今,皇权有的信奉儒家,有的打压儒家。

    但不管怎么样,他们对儒家最终的态度都出奇的相似,那就是不断抬高孔圣人的地位!

    哪怕在注重法家的大秦,强如始皇帝,也需要为儒家专门开设博士宫。

    由此可以意识到儒家势力的强悍!

    陈羽点了点头,赞许道:

    “说的不错,但还不够全面!”

    “治理国家需要读书人,提到山东孔家待遇,意味着在这场思想对碰中,提前安抚住了天下读书人的心。程朱理学虽然发展了百年,但孔子儒学可是发展了千年!”

    “只要统治者能认识到程朱理学的弊端,那么让这两股思想碰撞,最终赢的一定是孔子儒学,只不过我不提倡采取刚硬的手段,而是采取柔和手段,即一点一点慢慢蚕食。”

    “而拉拢山东孔家,无疑就是告诉天下人,当今皇帝重视儒家,即代表着重视读书人,哪怕程朱理学也不敢出来挑理!”

    “当然,解决办法就是这样的一个思路。但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老朱你之前提到的平衡!”

    朱棣皱眉沉思片刻,疑惑的问道:

    “陈兄弟,这里面何来平衡?”

    陈羽淡淡的说道:

    “平衡之术并不一定要求两者有相同的势力,从而相互抗衡。而是只要这股势力,最终对皇权构不成影响即可!”

    “山东孔家就很好满足了这一条件。山东孔家虽对天下读书人的影响很大,可对天下局势乃至朝堂的影响力却很微弱。”

    陈羽顿了顿,解释道:

    “天下读书人所认同的,并非山东孔家这一宗族实体,而是士族精神层面所尊崇的孔子形象,其影响力深植于读书人的心中,而非依附于政治权力存在。”

    “朝中官员虽大多推崇儒家孔子之道,但这并不等同于他们会全心维护山东孔家的宗族利益。”

    “因此,以山东孔家为核心,进而拉拢将孔家视为信仰象征的山东士族群体,这样一来无需担忧其对朝政产生实质性负面影响,皇权在这种环境下很安全,不就是达成了所谓的平衡?!”

    尽管程朱理学多么活跃,但山东的孔孟之乡哪怕到了清朝时期,也是抵御程朱理学的一道最为坚固防线。

    此地在人文风骨、大局观、君臣观等等方向,可谓实打实的君子风,不是程朱理学推崇那种伪君子所能比的。

    再者,

    自汉到如今的历史中也可以看出来,山东的儒家士族,并没有左右过朝廷局势。

    话落,

    朱棣脑海中琢磨着陈羽的这一番话,暗自思索起来。

    这番话说的简单明了,不是特别难懂。

    山东孔家自带孔圣人光环,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相当于圣地一样的存在。

    如此一来,

    对抗程朱理学会遭到读书人的抨击,但若让山东孔家去对抗呢?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而且还非常的划算、实惠。

    毕竟只需要给出一点好处,提高一些待遇,外加读书人最为看中的名声,那么自己就有了对抗程朱理学的‘军队’。

    以山东孔家为首的读书人……

    朱棣脑海中开始搜索起对于他们的印象。

    好像对皇权的统治,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确实没有任何的威胁性。

    而且他们的骨子里,更倾向于忠君。

    只此一点,朱棣都认为可以实施这个计划。

    毕竟,在皇帝眼中,无论是为了自己的统治、还是为了皇权的顺利传承,忠君永远是为臣者最为重要的一点品质。

    没有之一!

    突然,朱棣像想到了什么,急忙问道:

    “陈兄弟,我感觉你好像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个计划虽然很不错,但跟恩科关系不大!”

    “毕竟如何通过恩科选拔出一大批山东士族,这不是我们能轻易决定的。”

    “还需要他们拥有实打实的科考成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