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292章 龙虎山天师——张宇初

第292章 龙虎山天师——张宇初(1/3)

    陈羽想了想,举例道:“国家对贸易的补贴,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朝廷给远航船队添补的‘粮草辎重’,这才使得船队如鹏鸟振翅,在万邦商路间纵横驰骋。”

    朱棣揉了揉脸,心中细细琢磨着。

    他今天一下子听了许多从未听过的词汇,包括经济知识,确实需要好好消化一番。

    夏原吉深呼吸了几口,询问道:

    “那陈兄弟,不知补贴数额多少为好?”

    陈羽翻了一个白眼,“老夏,这种补贴的具体实施,需要根据经商人数等等方面作出调控,我也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思路。”

    “再者,不是我说你,这种事情知道一个处理方法就行了,你也插不上手,人家朝廷如何处理,是你能够改变的了的?”

    “还不如等我将来有朝一日步入朝廷,将这些计策全部发挥出来,才不是浪费口舌。”

    夏原吉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对啊,

    这种事情陈兄弟手中没有一手数据。

    再者,倒是自己偷懒了。

    像什么事情都交给陈兄弟去解决。

    朱棣听完陈羽给出的市场解析与应对策略,也没啥继续闲聊的想法了,他想着赶紧回去针对这种情况颁布相应的政策。

    如今随着郑和下西洋与大明京师经商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异国商人来到大明,同样也会有许多的百姓从商。

    方向已经给到了夏原吉。

    接下来的相关策略颁布,他相信自己这位户部尚书可以胜任。

    旋即,

    朱棣站起身来,拱了拱手道:

    “陈兄弟,你在经济一行的学问在下佩服,预测大明对这种情况不会制止后,我也是放心了。”

    “看来,我也要抓紧回去,组织伙计对市场情况进行调查,从而在其中分一杯羹。”

    陈羽无所谓的摆了摆手:“老朱,市场上哪些货物赚钱你就卖哪些就行了,虽然赚的少,但风险低,以你的财产完全不必去开辟新市场。”

    朱棣点了点头,表示记住了。

    陈羽这样的提议,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就像纳绥尔在其他地方高价购买的土豆一样,别处本是抢手的金疙瘩,可运到大明,却成了烫手山芋。

    任凭他如何吆喝叫卖,市场上鲜有人问津,反倒积压了满仓货物。

    好在数量不算多,外加上有陈羽接盘,这对他来说才不至于亏本。

    只是,

    朱棣看着陈羽有些慵懒的样子,心中有些感慨。

    陈羽口中说过他将来有朝一日会步入朝廷,但什么时候也没有一个准信。

    方才,

    他真恨不得将自己的身份当场摊牌,告诉对方自己可不是普通的商人,而是大明的九五之尊——永乐帝!

    这样的想法,在朱棣脑海中越绎欲出。

    终究还是理智压制住了冲动。

    最终,

    朱棣拱手告辞之后,离开了酒馆,夏原吉随其后。

    二人走后,陈羽猛的一拍巴掌。

    他好像忘记了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告知老朱纳绥尔与自己合作拓展海外精盐市场。

    罢了!

    反正纳绥尔手中的货物一时半会也脱手不了,等下次老朱再来的时候说也不迟。

    ………………

    朱棣与夏原吉坐上了一辆马车,朝着皇宫的方向驶去。

    在此期间,他一直靠在马车一侧,闭目养神。

    脑海中将今日的事情过了一遍之后,他睁开了眼睛,叹息一声。

    而坐在对面的夏原吉,正低着头,表情复杂的不知在思考着什么内容。

    半晌,

    朱棣率先开口打破了沉寂:

    “朕登基方式特别,所以朕总感觉朝堂上文武百官,甚至天下人,都视朕为一个武夫,一个从北平起兵篡逆的贼!”

    “这种感觉让朕很不好受,但越是这样,朕就越想要做出一番功绩,不是证明给文武百官看,更不是证明给天下人看,而是证明给青史、给后世之人、给洪武帝看看,什么是天命所归。”

    “所以朕登基之后,做了许多事情:编大典、修运河、下西洋、迁都、还有来年准备打的大仗!”

    “可刚开始遇到陈羽的时候,我感觉这是天赐大明的祥瑞,这些事情让我看到了有生之年完成的希望。但今天,朕才突然察觉,这些千古功绩,朕还少做了一件事,一件能让朕死亡百年,能心安理得的载入青史、理直气壮的去见洪武帝的事。”

    夏原吉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并没有插话,心中却已隐约猜测出朱棣想要说的话。

    朱棣顿了顿,沉声道:“天大地大,种田最大!”

    “这是洪武帝经常教育我们兄弟几个的话,无论是惩治贪官的严苛律法,还是其他利民政策,本质上都是为了使天下百姓种好田、吃饱饭。”

    “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