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宁王儿子还能得到一块海外封地。
同时,正德还承诺,事成后,宁王妃的老师唐寅可随行至封国为官。
正德帝承诺的封国是朝鲜疆域,娄氏根本没当真,在她看来,这就是画饼。
即便真打朝鲜,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打下来的。
实封封国,这就更不可能了。
若是像太祖对陈友谅儿子陈理一样,封个归德侯,扔去朝鲜,娄氏还信正德几分。
但实封……呵呵,这和哄小孩的话有什么区别?
尽管娄氏对此画饼深表怀疑,但至少正德帝承诺只要自己帮忙,不会牵连家族。
这点信誉,他应该是有的。
“他们只派了下人,即便事成,又如何能牵连到那些士绅?”娄氏仍有疑虑。
指挥使阴冷一笑:“王妃放心,那些奴仆便是人证。”
“平乱之后,他们各家自然会搜出相应的物证。”
娄氏看着指挥使的笑容一阵恶寒。
有证据也要收拾,没证据制造证据也要收拾?
怪不得锦衣卫的名声也就比东厂好一点。
指挥使又道:“还请王妃多帮王爷巩固决心,毕竟……失败才是逆藩作乱,成功就是除奸靖难!”
娄氏闻言,只觉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她深深看了指挥使一眼,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花园里,只余下暮色沉沉。
~~~~~~
嘉靖年间。
万寿宫的丹炉依旧日夜不熄,青烟袅袅。
但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心境,却因天幕所示的后世奇景,悄然发生了变化。
朝堂之上,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
天幕暂停后,嘉靖帝独坐深宫,往日里只沉迷于斋醮炼丹的他,如今眼中却闪烁起一种更为复杂、近乎狂热的光芒。
人能飞天吗?
能!
后世铁鸟翱翔天际。
人能日行千里吗?
能!
后世长龙风驰电掣。
那人,如何才能如天地般长久?
后世可通过移植器官治疗疾病,那不停更换衰老器官,是否可以长寿?
太医院的太医们,如今个个愁眉苦脸,身上总带着一股洗不掉的牲口膻气。
他们从悬壶济世的儒医,变成了终日与猪羊为伍的“屠夫”。
解剖、缝合、尝试将一颗尚在跳动的心,从一只羊羔体内移到另一只身上。
这工作不仅腥臊,更违背了他们读圣贤书时立下的“仁心”。
有院使硬着头皮上奏,委婉提及“君子远庖厨”,更不可虐杀生灵。
嘉靖帝斜倚在御座上,眼皮都未抬,只是慢悠悠地道:“李时珍……朕记得他医术不错,他入京之后,朕未曾召他诊脉,亦未赏赐。”
“朕只是打发他去寻找汉时铜权,完善他那本《本草纲目》。”
“若是你等觉得此事难为,朕便发一道旨意,召他回京。”
“想来,他对探究人体奥秘,定是极有兴趣的。”
轻飘飘一句话,让太医院上下瞬间噤若寒蝉。
李时珍若回京,陛下让他诊脉,查出龙体这些年的真实状况,他们这些负责陛下健康的太医,有几个脑袋够砍?
于是,再无人敢有怨言,一个个心甘情愿地投入到了器官移植的修仙大业中,只盼着能捣鼓出点成果,保住项上人头。
然而,嘉靖深知,将长生寄托于脆弱的血肉之躯,终究风险太大。
他还有第二条路——机械修仙!
后人能将学识存入名为“电脑”、“手机”的方寸铁盒之中,那人的神魂思想,是否也能上传?
若能将“朕”之意识,灌注于精钢锻造的机械之躯,岂非另一种形式的永生?
钢铁不腐不坏,部件损坏,更换即可,这比不断寻觅匹配的血肉器官,听起来可靠得多。
于是,一道旨意下到了工部:“朕不要求你们立刻造出高铁、飞机,但那能让万钧之力自行运转的蒸汽机,那能生出如同雷霆之力的发电装置,你们必须给朕弄出来!”
旨意传到工部,出乎意料地没有引起太多抱怨。
几位老臣聚在一起,议论纷纷,语气中竟带着几分久违的激动。
“你们说,陛下此举,是真为了那虚无缥缈的机械飞升,还是借修仙之名,行富国强兵之实?”
“嗨,管他呢!为了修仙顺带发展格物之学,或是为了格物之学拿修仙当幌子,归根结底,不都是要咱们把这实打实的技艺搞起来?”
“是啊,是啊,陛下总算又有点刚登基时那股子锐气了,有想法,总比一味炼丹求仙要好哇!”
“而且这次的旨意,颇有太祖、成祖之风。”
嘉靖后期,说话越来越神神叨叨的。
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