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547章 天幕妙用铸华夏

第547章 天幕妙用铸华夏(3/4)

得后人提过的《今古文尚书》公案?

    秦博士伏胜为避兵乱逃亡,把《尚书》藏在屋壁中。

    汉初天下安定,伏生回乡,从壁中取出藏书,其竹简大多蠹坏,经过整理得完整的二十八篇。

    汉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时人推举伏生,但伏生已经九十余岁,老不能行,文帝便遣晁错前往求教,由伏生口授,晁错笔录,传得二十八篇,立于学官。

    因为使用汉朝文字,便被称为《今文尚书》。

    西汉刘余封为鲁王后,为扩大王府,侵占孔子旧居,在屋壁中发现暗藏的《礼》《论语》《孝经》《尚书》等书,字体为先秦蝌蚪文字。

    孔子十二世孙——孔安国经过校定,发现比《今文尚书》多了二十五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使用先秦文字所写,所以被称为《古文尚书》。

    《古文尚书》在晋代永嘉之乱后散佚。

    东晋时期,梅赜献《古文尚书》,共58篇,这本被史学界称作《伪古文尚书》。

    叔孙通言下之意很简单:师傅,您的后代为了权势,可与诸侯合谋,编造“鲁王坏孔壁得古文”的故事。

    我叔孙通为何不可?

    传承不一定需你给予,我可自取!

    他阴恻恻笑问:“若孔子旧居‘不慎’走水……而后于灰烬中‘发现’孔子亲笔注解。老师,您觉得这剧本如何?”

    孔鲋指着他,手直哆嗦:“你……你……此等伎俩,骗得了世人一时,骗不了一世!无人会支持你!”

    “纵有嬴政护你,你也将身败名裂!何至于此?”

    叔孙通笑道:“老师未说错,若无儒家内部支持,我确会身败名裂。”

    “但您猜,我真无支持么?”

    “孔、孟、颜等家把持儒家多年,上层非尔等子孙,即是门人。”

    “孔子‘有教无类’之志,尔等早忘干净了。”

    “后世那位教书先生的理论颇有意思……您觉得,底层儒生是愿跟我搞新儒家,还是继续被尔等世家俯视?”

    说罢,叔孙通只是笑,笑得孔鲋冷汗涔涔。

    孔鲋试图缓和:“待我百年,这位子终究是你的……”

    叔孙通冷笑打断:“呵呵,若真欲传我,当初便不会安排我出仕秦国!”

    “这位子究竟是我的,还是您那宝贝儿子的,您心知肚明!”

    “我为你做牛做马还不够,还要给你儿子当一辈子奴仆吗?”

    “若我执意不肯呢?你要杀我?”孔鲋颤声问。

    “弑师乃大罪,天地不容。”叔孙通恭敬道,却侧身让路,“老师请自便。”

    孔鲋走了两步,却听叔孙通幽幽道:“儒墨相争多年,积怨颇深。”

    “在咸阳,有秦军保护,有秦法约束。”

    “出了咸阳……师傅,您可要且行且珍惜啊。”

    “你!你竟勾结墨家弑师!”孔鲋猛然转身怒喝。

    叔孙通眼泪说来就来:“师傅误会了!学生是担忧您的安危。”

    “您放心,若真有险,学生拼死也会来救您。”

    “若力战不敌……也定将您尸首送回孔林安葬,令您入土为安。”

    孔鲋被噎的说不出话。

    什么担忧安危、力战不敌?

    分明是与墨家串通,待自己一出咸阳便下杀手。

    届时叔孙通再假意救援,弄一身伤疤,非但无人责其弑师,反会赞其勇护师尊严。

    他甚至能借此攻讦墨家。

    至于墨家为何愿背骂名联手?

    呵,他们一直想双重毁灭儒家。

    他们梦寐以求的便是从肉体到学说,彻底毁灭儒家,哪会在乎这点名声?

    更何况百家打了这么多年,暗地里弄死的人多了去了,也没见背负什么骂名。

    见孔鲋面色灰败,叔孙通知他已屈服,便给出台阶:“师傅,天色已晚,不如多留几日,让弟子尽孝后再走?”

    孔鲋抬眼望了望东方初升的朝阳,默然片刻,终是点头:“也好,你我师徒多年未见,便多留几日,考校你的功课吧。”

    次日,一封由孔鲋提议、叔孙通完善并笔录的关于统计国籍、族籍的策议,便呈至嬴政案前。

    嬴政览毕,对李斯感慨:“若荀卿尚在,该多好啊。”

    李斯闻言,面色古怪。

    陛下,您该不是也想让我打着老师的名号搞什么“新法家”吧?

    所幸始皇只是感慨,旋即命李斯抽调秦军办理此事。

    再说那群围攻叔孙通府邸的儒生,已被孟家、颜家的人劝离,接至两家在咸阳的寓所。

    在此,他们见到了孔鲋之弟孔腾。

    孔腾厉声斥责孔鲋与叔孙通之行径,扬言不仅要将叔孙通逐出儒家,更要将孔鲋剔出孔氏族谱。

    各家魁首亦表态:除非秦朝更改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