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样之后,其他藩王心里就有数了,只要别胡搞,至少能当个闲散王爷,其他藩王也就没有造反的决心,皇帝名声也好。
朱棣就是想造反,也拿不出借口来。
湘王在诸多藩王中,兵权肯定不如塞王,也不算臭名昭着,还没有儿子,造反都没有号召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要拿他打个样,也应该是树立正面典型。
召回南京,保留王位,多赏赐财物之类的,甚至可以给点地位高,但权力无关紧要的职务,比如教导宗室子弟之类的。
真想收拾他也行,堂堂正正来就是了。有人告湘王谋反,让有司查证,哪怕伪造证据,那也是走正当流程了。
可朱允炆偏偏派兵扮成商人偷袭,包围王府,简直是告诉天下人,皇帝不守规矩。
结果,在诸王中算是人畜无害的湘王被逼自焚,也没拿到他谋反的铁证。
其他藩王心里怎么想?湘王都死了,我威胁比他大,我还能活吗?反正活不成,那就造反。
逼死亲叔叔,也给了朱棣清君侧的借。】
~~~~~~
评论区:
十八da?
你特么不要命,我还要命勒!
谁把这条评论放我手机里的?
你现在承认这是你的手机了?
——————
大明,洪武年间。
应天府。
北市。
“哦~我懂了。”萧楚楠一脸恍然大悟的模样。
旁人好奇的请教道,“萧公子,您给我们讲讲?”
“好比你祖父死了……”
“你祖父才死了!”
见那人握紧拳头,萧楚楠连忙给自己嘴巴一巴掌。
“是在下口不择言了,兄台勿怪。”
辱人长辈,杀之无罪,萧楚楠连连道歉。
“爷原谅你了,接着讲!”
彭季混不吝,自称爷,萧楚楠还不能生气,毕竟自己有错在先。
“好比小明……”萧楚楠连忙止住话头,明在国号里,国号是大明,你用小明举例,还说他祖父死了,这可是大忌。
虽然明朝的文字狱不像清朝那么恐怖,但这些话还是不要说。
将来科举之时,有人上书给朝廷,虽然不至于将自己斩首、革除功名,但状元是肯定当不成了。
“好比有个人叫小蚂蚁,他爷爷叫老蚂蚁,老蚂蚁死前就分好了家。
结果老蚂蚁死了,发丧的时候,小蚂蚁不准亲戚来,自己一个人搞葬礼。
老蚂蚁刚下葬,结果拿钱拿地最多的小蚂蚁,爷爷刚下葬没两天,就联合外人谋夺叔叔伯伯哥哥弟弟们全族的家产。
不仅抢钱抢房子抢地,甚至还迫不及待逼得好几个亲叔伯自杀。”
彭季打断道:“哪来的外人?”
“你没看前几天建文朝发的评论吗?”
“看了啊,可我没看出哪来的外人。”
萧楚楠:“……”
皇宫。
“爹,您将来怎么想的?”
“老子咋知道将来咋想的!那三个混账玩意儿走没?”
“还没。”
“一人打二十棍。”
十七钓鱼的时候,天幕评论正常开放。
建文二年的朱允炆,在评论区求救。
诉说自己的不容易,让老朱给建文年间的朱棣下道命令,让他撤兵、负荆请罪。
朱允炆也没傻到认为老朱一道命令就能阻止朱棣,但老朱发了命令,至少能让朱棣失去大义名分。
你不是嚷嚷清君侧吗?
朕现在证明,朕身边没有奸臣。
你不信朕,但朕的皇爷爷、你的父皇,亲口说的,你总该认吧。
老朱看见评论,揉了揉眼睛,确信自己没看错,怒骂道:“这混账玩意儿,还好意思求朕帮他?”
但是朱棣劝道,“爹,咱们不妨听听他怎么说,也免得您总认为俺是早有预谋。”
老朱眼带深意的打量着朱棣,盯的他直冒冷汗。
“行吧,咱也想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才能四年丢了天下。”
能打的勋贵、治国的文臣、藩王的互相牵制,老朱自认为设计的还行。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才,才能短短四年就把天下丢了?
可惜,洪武老朱没抢到评论机会。
不过,永乐朱棣抢到了。
【大侄儿,你让你那三个宝贝大臣说说他们的政策。】
建文朝的齐泰和黄子澄见状,准备用一下春秋笔法讲述自己的政策,却被方孝孺拦住了。
“我们不说真话,永乐燕贼难道不会说吗?”
“骗了先帝,先帝还会信任我们吗?”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