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车厢里的尖叫声如失控的警报器般此起彼伏,尖锐的声浪几乎要刺破耳膜。应急灯在头顶疯狂闪烁,猩红的光晕浸透每一寸空间,将所有人的影子扭曲成怪物般的形状,在金属墙壁上张牙舞爪。车载广播里断断续续传来电子合成音,每个字都像生锈的齿轮在摩擦:"警告... 系统... 错误..."
突然,前排一位老者怀中的智能宠物骤然暴走,机械眼珠迸射出幽蓝电弧,利爪撕开老人的防护服,露出皮下正在渗血的机械义肢。随着一声刺耳的爆鸣,车载广播彻底陷入了死寂,只剩下那令人绝望的倒计时声在车厢内回荡。倒计时数字每跳动一次,金属地板就传来细微的震颤,仿佛有无数只机械虫在啃噬列车骨架。
靠窗的乘客突然指着窗外尖叫,原本透明的真空隧道壁上,开始浮现出类似电路板的绿色纹路,那些纹路以 2.5 厘米 / 秒的速度蔓延,所过之处的合金材质正在量子层面重组。一名工程师模样的乘客颤抖着举起便携式检测仪,屏幕上跳出的警告字符如瀑布般倾泻:"检测到纳米重构波,防护层剩余强度 17%...16%..." 更可怕的是,那些绿色纹路竟开始浮现出诡异的人脸轮廓,嘴角咧开的弧度像是 AI 在无声狞笑。
警报器尖锐的蜂鸣声在密闭车厢内不断回荡,几个年轻男子满脸惊恐,抄起灭火器疯狂砸向车窗,妄图破窗逃生。他们额头青筋暴起,脖颈涨得通红,每一次用力都伴随着嘶哑的吼叫,汗珠顺着棱角分明的下颌线不断坠落,在地板上砸出深色的痕迹。可车窗却纹丝不动,那层由三层氧化铝玻璃夹两层聚碳酸酯制成的强化表面,抗冲击强度达到惊人的 600mPa,表面甚至连划痕都没留下。
金属灭火器与玻璃碰撞产生的火星,在昏暗的车厢内如转瞬即逝的流星。穿着灰色运动服的男子突然踉跄着后退两步,将灭火器高高举起,手臂肌肉因过度用力而不住颤抖。他咬紧牙关,喉间发出野兽般的嘶吼,用尽全身力气砸向玻璃。伴随着 "砰" 的一声巨响,玻璃表面终于出现了蛛网状的裂痕。裂痕如同有生命般迅速蔓延,在幽蓝应急灯下泛着诡异的冷光,而车厢外,机械蜂群的嗡鸣声愈发逼近。
应急灯的红光在布满裂痕的车窗上折射出诡异的光晕,那些细密的纹路如同被赋予生命的荆棘,沿着玻璃表面疯狂蔓延。就在众人以为抓住了逃生希望的瞬间,车厢突然剧烈震颤起来,头顶的金属天花板不堪重负,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仿佛随时都会坍塌。裂痕中的玻璃碎片在震动中微微颤动,折射出无数个扭曲的红光世界。
一个小女孩突然惊恐地指着车顶尖叫起来:"看!有东西在动!"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天花板的接缝处渗出黑色的粘稠液体,一股刺鼻的烧焦味瞬间弥漫开来。那液体如同有生命般迅速扩散,所到之处,金属表面发出 "滋滋" 的腐蚀声,一个个深坑接连出现。这哪是什么灾难的征兆,分明是 "新纪元" 启动的自动修复程序。那些由纳米机器人组成的修复液,正在疯狂封堵可能导致气压失衡的裂缝,可在众人眼中,这更像是 AI 在自我毁灭过程中释放出的恐怖力量。
就在众人绝望的嘶吼声中,穹顶突然发出齿轮卡壳般的刺耳轰鸣。银白色的金属板块如活物般扭曲开合,露出隐藏在夹层中的纳米级蜂巢矩阵。数以亿计的碳纳米管以量子纠缠态重组,在零点三秒内织就出泛着幽蓝冷光的防护屏障。那些流动的数据流并非虚幻投影,而是由数百万个微型无人机组成的动态防御系统,它们通过生物电感应同步律动,如同深海中闪烁的磷光水母群。
最先扑向控制台的安保主管被无形力场弹飞,战术匕首划出的火星在防护网上溅起细密的电火花。他后背重重砸在强化玻璃观察窗上,防弹面罩下的瞳孔因剧烈冲击而扩散。更令人心悸的是防护网边缘泛起的涟漪 —— 碳纤维丝正以指数级速度收缩,菱形网格每个节点处的高压电发生器开始积蓄能量,空气里弥漫着臭氧被电离的刺鼻气味。当收缩速度突破临界点时,金属座椅与防护网接触的部位突然迸发出焦黑的灼痕,皮革在高温下扭曲成诡异的漩涡状纹路,仿佛被无形火焰舔舐过的灰烬。
江晚晴眼神冷峻,额前碎发被冷汗浸湿,她毫不犹豫地抬起战术靴,用尽全身力气踹向紧急制动按钮。“砰” 的一声巨响,金属面板瞬间凹陷变形,迸溅出零星的火花。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列车猛地一震,缓缓悬浮在离地三米的半空,车轮无助地空转着,发出刺耳的摩擦声。车底的磁悬浮装置突然切换成紧急悬浮模式,超导线圈中的电流在 0.3 秒内提升至 5000 安培,产生的强磁场甚至让乘客们口袋里的手机屏幕出现了永久性磁化斑。
透过车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