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608章 会试

第608章 会试(1/2)

    毫无悬念。

    金银币发行后,便在京城一炮而红。

    短短一个月。

    长安大周钱庄就兑换出去六百万枚银币,五十万枚金币。

    收到不同成色的银子一千万两,金子八十万两。

    经过提纯后,去除所有成本,肯定是有赚的。

    也就是说。

    单单兑换金银币,朝廷就能大赚一笔。

    发行伊始。

    钱庄暂时不接受用天元通宝兑换。

    这个时候,金银币在市面上还属于稀罕物。

    钱币溢价太高。

    在民间。

    人们私下之间兑换,一枚银币的价格炒到了两贯钱。

    不过。

    当市场上流通的金银币越来越多。

    兑换比例也会随之下降。

    两仪殿。

    皇帝和户部尚书苏威茶台前相对而坐。

    “无畏,按目前形势来看,金银币成了!”

    “陛下,臣也没想到金银币如此受欢迎。”

    “别说商贾了,就是普通百姓都想换上几枚,方便私家存储。”

    一贯天元通宝重达六斤多。

    若是十贯钱放家里自己保管的话。

    笨重不说,目标还大,极为不安全。

    但十枚一两重的银币,或是一枚金币。

    随便用个小匣子,或是一块布就能包好。

    任由自己藏在某个隐秘的地方。

    “如此,那就着手让其他几处铸币工坊也开铸金银币吧!”

    “是,陛下!”

    “臣随后便安排下去。”

    当前。

    除了京城长安。

    成都,洛阳,邺城,扬州,荆州,广州也设立的冶铸工坊。

    等到金银币大范围流通开来。

    甚至随着丝绸之路走出去,为外邦所接受。

    大周朝廷才算掌握金银币的铸币权。

    ……

    八月。

    二十日。

    礼部尚书进宫面圣。

    “昭玄,今年的应试结果出来了?”

    君臣见礼后,宇文衍给其倒了一杯茶水,笑着问道。

    “回陛下,正是!”

    去年。

    擢升为礼部尚书的高颎,首次接触皇帝推行的应试。

    颇具政治智慧的他,当即揣摩到了几分陛下的用意。

    当前,很多人都没往取仕方面想。

    只觉得皇帝是为了培养商贸和农学所需的基层人员。

    高颎却很清楚。

    陛下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富含深意的。

    嘴上应着,双手呈上一叠纸页。

    今年是县试第七年。

    有150万人应考,录取童生25万。

    郡试第六年。

    有60万人应考,录取秀才3000人。

    第二次道试。

    7000人应考,录取举人800人。

    首次会试。

    三年前第一次道试录取的150名举人全部参考。

    录取贡士50人。

    成为贡士,即可进入大周皇家学院就读。

    鉴于参加会试的学子暂时还不多。

    而且这些举人的成绩也确实不错。

    礼部在奏请宇文衍后,决定录取50人。

    以后。

    随着应考的举人数量增加,竞争也会变得更加激烈。

    录取率将大大降低。

    “陛下,臣去学院看过了。”

    “相比国子监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贡士真是幸运。”

    高颎对当朝天子敬佩有加。

    这十余年来。

    在皇帝的一系列改革下。

    大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实现近三百年未有之神州一统。

    使得社会安定,国富民强,万邦来朝。

    除了打从心底的崇敬。

    还有一分感恩之心。

    宇文衍可以说是他的伯乐。

    没有皇帝钦点,他高颎不可能青云直上,一步登天。

    “若是都能学有所成,以后为国为民做些实事。”

    “那是他们的幸运,也是大周之幸,华夏之幸。”

    宇文衍看完所有纸页内容,悠悠说道。

    经过近十年的筹备,尝试。

    从下至上,广办官学,设立全新应试机制。

    “科举考试”架构,终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待到大周皇家学院学子达到万人规模的时候。

    治国人才被世家垄断的局面,就将一去不复返。

    当世家不能用文化垄断和经济支持裹挟朝廷。

    他们就成了失去尖牙利爪的老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