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 > 第281章 启蒙导师

第281章 启蒙导师(1/2)

    “王猛确是不二人选。”张良赞同,“那…宁远公子那边呢?”他再次把问题抛了出来。

    宁晨苦笑更深:“怎么安排人?派谁去?你张子房?还是他萧老丞相?或者荀彧、张居正,王安石?虞姬认得你们所有人!派个生面孔去,她立刻就能猜到是我的人!到时候,只怕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张良微微一笑,成竹在胸:“大王勿忧。臣在主持今科春闱之时,倒发现一位大才,或可一用。”

    “哦?”宁晨来了兴趣,“谁?什么来历?”

    “此人姓寇,名准,字平仲。”张良娓娓道来,“年方三十,乃今科状元。”

    “此人见识不凡,且性情刚直,不媚权贵。最关键的是…”

    他顿了顿,“他出身寒微,此前从未到过长安,更与朝中任何人无瓜葛。对大王、对后宫,全然陌生。臣观其言行,颇有古君子之风,教导蒙童,最是合适。”

    “寇准…”宁晨默念着这个名字,利用系统了解了一下生平,却没想到此人竟然是北宋的宰相!还是宋真宗赵恒的老师!

    “新科状元…让他去给远儿启蒙?是不是…大材小用了点?”他有点迟疑。

    张良摇头:“非也。教导储君,岂是小事?正需此等有真才实学、品行端方之士。”

    “况且,他初入仕途,尚无根基,大王只需密旨一道,晓以利害,他必会尽心竭力。更重要的是,他这张脸,对虞夫人而言,完完全全是个陌生人。”

    宁晨眼睛亮了起来,“好!好一个寇准!子房,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安排妥当!”

    “切记,要‘自然’地出现在临江镇,机缘巧合地接触到远儿!记住,千万!千万!不能让虞姬察觉丝毫端倪!否则前功尽弃!”

    “臣,领命。”张良躬身应道。

    几天后,长安城东处,一处清幽的别院内。新科状元寇准被张良单独请来。

    “张先生。”寇准恭敬地行礼,对这位名满天下的谋圣充满敬仰。

    张良请他坐下,亲自为他斟了杯茶,态度温和:“寇状元不必拘礼。今日请你来,是有一件极重要,也极机密的事情,想托付于你。”

    寇准神色一凛,正襟危坐:“先生请讲,学生洗耳恭听。”

    张良没有直接说事,而是问道:“状元郎可知,陛下膝下,除宫中的几位殿下外,尚有一位嫡长子,宁远公子?”

    寇准点头:“学生略有所闻。听闻…虞夫人带着公子在临江静养?”

    他作为新科状元,对皇家之事自然有所了解,但也仅限于道听途说。

    “正是。”张良神色变得郑重,“宁远公子,乃陛下嫡长,身份贵重,关乎国本。但之前虞夫人因一些旧事,对宫廷颇有芥蒂,故而携公子隐居于临江镇,只愿公子远离纷争,平安长大。

    “如今大王…思子心切,更忧心公子教导,恐荒废了学业,耽误了前程。”

    寇准听得入神,隐约猜到了什么。

    张良看着他,目光恳切:“大王不欲强人所难,惊扰虞夫人清净。公子之才,不可不琢。故而…想寻一位才德兼备之士,能机缘巧合地出现在公子身边,为其启蒙授。”

    “此人身世需清白,学识需渊博,性情需端方,更要…与长安朝堂无一丝牵连,方能取信于虞夫人,不惹猜疑。”

    寇准的心怦怦直跳,他已经完全明白了张良的意思。

    “先生的意思是…让学生去?”寇准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和难以置信。

    张良颔首:“不错。你是新科状元,才华横溢,前途无量。你初入仕途,无人识得。此任,非你莫属。”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严肃,“此事关乎国本,绝密无比!对外,你需寻个由头离开长安,到了临江,如何‘偶遇’,如何取信,全凭你的智慧和机缘。大王不会给你任何明面上的支持,一切需你自行把握。你…可愿担此重任?”

    寇准站起身来,深吸一口气,“学生蒙陛下与先生如此信任,敢不尽心竭力!纵前路艰难,学生亦万死不辞!请先生转奏大王,寇准定不负所托!”

    张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状元郎有此担当,大王必感欣慰。记住,谨慎行事,临江那边,自会有人暗中接应,保你无虞,但非万不得已,不会现身。你…好自为之。”

    ......

    初春的寒意还未散尽,在黄河上,一艘不起眼的乌篷船,摇摇晃晃地驶入了临江水乡。

    船头站着一个青衫书生,脸上带着几分落拓和风尘仆仆,正是乔装改扮的寇准。

    他给自己编的身份是,屡试不第,心灰意冷的寒门士子寇平仲,欲寻一处清静之地,或设馆教书,或寄情山水。

    来到临江附近的一个小县城后,寇准在镇上一家简陋的客栈住了下来。

    他每日就在镇上闲逛,去茶馆听说书,去小酒肆喝酒,偶尔也去镇口那间唯一的、颇有些破旧的私塾外听听墙根。

    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