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眯起眼睛,伸手将弓拿起来掂了掂:“这什么鬼东西?弓不像弓,弩不像弩。”他试着拉了拉弦,眉头皱得更紧,“弦这么绕,泄力不说,还容易卡住。”
周桐接过弓,笑着解释道:“这叫‘滑轮弓’,您看——”他指向滑轮,“弦绕在轮子上,拉弓时能省力,射程也更远。”
周平嗤之以鼻:“胡闹!弓道讲究的是‘力由心生’,你这投机取巧的法子,射出去的箭能有准头?”
周桐也不争辩,直接走到院中空地,从箭囊抽出一支箭搭上。他深吸一口气,拉弦开弓——滑轮转动,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弓弦绷紧的瞬间,他手指一松,箭矢破空而出,“嗖”的一声钉在三十步外的树干上,箭尾犹自颤动。
周平愣了一下,快步走到树下查看。箭矢入木三分,力道比他预想的要强得多。他回头瞪了周桐一眼:“运气不错,再来一箭!”
周桐笑着又射一箭,这次瞄准了更远处的一片树叶。箭矢划过一道弧线,精准地将叶片钉在了树干上。
周平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他走回周桐身边,一把夺过弓,仔细端详滑轮的构造:“这轮子……怎么是椭圆的?”
“微微椭圆,”周桐凑过去,用手指比划,“这样弦绕上去时,拉力会更均匀。若是正圆,初始拉力太大,后面反而泄力。”
周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突然又摇头:“不对!这轮子材质不行,射不了几次就会裂。”他敲了敲木质滑轮,“弓弦的力道全吃在轮轴上,木头哪经得住?”
周桐眼睛一亮:“爹说到点子上了!所以我打算用铁造,中间挖空,既减轻重量,又够结实。”
“铁?”周平挑眉,“你会打铁?”
“不会,但倪叔会啊!”周桐笑道,“而且不用实心的,中间缕空,做成花纹,既美观又省料。”
周平摸着下巴,突然转身喊道:“老王!过来看看这玩意儿!”
老王从厨房探出头,擦着手跑过来。周平将弓递给他:“瞧瞧,这小子捣鼓的。”
老王接过弓,翻来覆去看了几遍,突然“咦”了一声:“少爷这次和倪老弟这次做越来越像《武经总要》里的‘双曲反张弩’,不过加了轮子。”
周平点头:“是有些像,但更复杂。”他指着滑轮,“这轮子的形状和位置都有讲究,不是随便安的。”
三人围在一起,讨论得热火朝天。周桐拿来炭笔和纸,画下改进的草图:“轮轴再抬高一点,弦的绕法也调整一下……”
周平突然拍板:“多说无益,试试就知道!”他撸起袖子,对老王道,“去我工房,把那些边角料拿来。”
老王应了一声,匆匆离去。周桐则盯着老爹那把乌木角弓,眼珠一转:“爹,您这弓的牛角片不错,要不拆下来用用?”
周平顿时炸毛:“你敢!”他一把抢回角弓,作势要敲周桐的脑袋,“老子花了一个月才做好的!”
周桐抱头鼠窜,父子俩在院子里追打起来。徐巧和小桃闻声赶来,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笑出声。
“桐哥哥,你们在闹什么?”徐巧抿唇问道。
周桐边躲边喊:“夫人救命!爹要谋杀亲儿子!”
周平气喘吁吁地停下,瞪了周桐一眼:“臭小子,净想些歪主意!”
老王抱着木料和工具回来,见状摇头:“老爷,少爷,还做不做了?”
周平哼了一声,将角弓挂回腰间,指着地上的木料:“做!现在就做!”
院中的石桌上很快堆满了工具和材料。周平手法娴熟地削制木料,老王负责打磨滑轮,周桐则调整弓弦的绕法。徐巧和小桃坐在一旁,饶有兴致地看着三人忙碌。
“这里要再薄一点。”周平用刨子削去一层木屑,眯眼比对尺寸,“太厚了轮子转不动。”
老王将半成品的滑轮递给周桐:“少爷,您看看这凹槽够深不?”
周桐接过滑轮,用弓弦比了比:“再深半分,不然弦容易滑出来。”
小桃托着腮帮子,好奇地问:“少爷,这弓真能比普通的射得远?”
周桐笑道:“理论上可以,不过得调好了才行。”他指向滑轮,“你看,拉弦时力道被轮子分散,所以更省力。同样的力气,能拉开更硬的弓,箭自然飞得更远。”
徐巧若有所思:“就像杠杆?”
周桐惊讶地看了她一眼:“夫人还懂这个?”
徐巧脸一红:“医书里提到过,正骨时用的‘撬法’就是这个道理。”
周平突然插话:“别闲聊了,试试这个。”他将新削好的滑轮装在弓臂上,递给周桐。
周桐接过来,拉弦试了试,摇头:“还是太涩,轮轴得再打磨。”
老王接过滑轮,掏出细砂纸小心翼翼地打磨轴心。周平则调整弓臂的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