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打岔!\"徐巧不依不饶,\"到底是谁写的?\"
周桐被逼得没法,突然灵机一动:\"是我师兄说的!对,欧阳师兄!\"
\"真的?\"徐巧将信将疑。
\"千真万确!\"周桐疯狂点头,\"不信等他回来你问!\"他殷勤地继续捏腿,\"哎呀,几句话而已,没那么重要......\"
徐巧还是不信:\"若是你说的,那你就是......\"她比划了个很高的位置。
周桐连连摆手:\"虚名罢了。\"正说着,房门又被推开,小十三抱着一摞批好的公文进来,看到眼前景象顿时僵住——
县令大人跪在地上给夫人捶腿,小桃在旁谄媚地扇风,徐巧则端着茶盏,一副女王架势。
三人同时定格。
\"咳!\"周桐猛地站起身。
徐巧迅速收回腿,端庄坐好:\"相公喝茶......\"
小十三默默退后两步,轻轻关上门。隐约听见他在门外自言自语:\"我什么都没看见......\"
雨声渐密,将书房里的尴尬气氛冲淡了些。周桐挠挠头,忽然笑道:\"要不......咱们继续发呆?\"
小桃欢呼一声,又趴回他背上。徐巧无奈地摇摇头,却也跟着望向窗外的雨幕。
老王撑着油纸伞穿过雨幕,在书房外喊道:\"少爷,该用饭了,老爷他们马上到。\"
周桐起身伸了个懒腰:\"大虎他们来不来?要来的话我让厨房多蒸锅饭。\"
\"老爷打发他们去炼铁坊了,\"老王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说是省饭钱。\"
周桐翻了个白眼:\"我看他是找借口来蹭饭吧?\"说着招呼众人,\"走,去前厅准备着。\"
雨帘中,周平一手撑着伞,一手拎着酒壶,吕阮秋和陈嬷嬷跟在后头。周桐迎上去接过酒壶,打趣道:\"爹,要不您干脆搬来跟我住算了?省得天天冒雨跑来吃饭。\"
周平冷哼一声,突然从背后取出个油布包裹甩过来:\"拿着!省得说我白吃白喝。\"
油布掀开,一把通体乌黑的角弓静静躺在其中。弓身曲线如流水,两端镶着暗银色的犀角,弓弦泛着青金色的光泽。老王凑过来倒吸一口气:\"紫杉木胎,野牛角片,蛟筋弦——少爷,这放在军中至少值五十两银子!\"
周桐轻轻抚过弓身上细密的蛇鳞纹,眉头却皱了起来:\"这和我预想的不太一样......不过还是谢了,爹。\"
\"怎么?\"周平挑眉,\"看不上?\"
\"不是,\"周桐抬头,\"做这弓的师傅在哪找的?我想见见。\"
周平突然伸出小拇指,神神秘秘地往旁边一指。周桐顺着方向望去——雨幕茫茫,哪有人影?
\"远在天边,\"周平得意地晃了晃那根小拇指,\"近在眼前。\"
周桐瞪大眼睛:\"您还会制弓?!\"
\"当年在漠北跟鞑靼人学的。\"周平掸了掸衣袖,\"弓胎要选三十年以上的紫杉木,阴干三年才能用。这蛟筋还是当年......\"他突然住口,\"咳,吃饭吃饭!\"
周桐若有所思地摩挲着弓弦,突然笑道:\"成,先吃饭。吃完有件事要跟您商量。\"
雨声渐急,众人往膳厅走去。周平狐疑地回头看了眼儿子,却见周桐正把玩着那把弓,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檐角铜铃在风中轻响,混着厨房飘来的饭菜香,将那张价值不菲的角弓映得格外温润。
吃完饭后,周桐捧着那把乌木角弓,指尖轻轻摩挲着弓身上的蛇鳞纹路。他抬头看向正在剔牙的周平,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爹,您这弓做得确实好,不过……我这儿有个新玩意儿,想请您掌掌眼。”
周平哼了一声,将牙签随手一丢:“你能有什么好东西?别又是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
周桐笑而不答,转身对小十三招了招手:“去我书房,把床底下那个长木匣子拿来。”
不多时,小十三抱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