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百世争渡之苟全性命 > 第252章 大楚危局

第252章 大楚危局(2/3)

冲将手中的令旗狠狠砸在地上,木质的旗杆在青石地面上断为两截。帐内的将领们脸色煞白,副将韩滔颤抖着说道:"将军,后路已断,咱们现在成了孤军......"

    林冲猛地拔出佩剑,剑刃在烛火下泛着寒光:"慌什么!传我将令,全军转向宣城,就算拼掉一半人马,也要冲开一条血路!"他的目光扫过帐内众将,"告诉弟兄们,宣城后面就是芜湖,曹彬将军的十五万大军就在那里等着咱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夜色深沉,太湖水面上忽然亮起无数火把,如同坠落的星辰。林冲率部沿湖岸疾行,背后是吴军追兵的喊杀声,两侧是太湖水师的箭雨。

    当第一缕晨光洒向宣城城头时,楚兵们终于看到了城墙上飘扬的旗帜——那是岳家军的"岳"字旗。

    "岳云......"林冲勒住战马,望着城头林立的枪戟,突然放声大笑,"好!好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拔出佩剑直指苍穹,"弟兄们,今日咱们就战死在这里,让天下人看看,大楚儿郎没有孬种!"

    沣京的雪来得比往年更早。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落下,覆盖了王城的琉璃瓦,也掩盖了街道上冻饿而死的流民尸体。大楚内阁的议事厅内,炭火盆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却驱不散满室的寒意。

    陈庆之将一份份军报推到案几中央,羊皮纸在他指间簌簌作响:"西部战区急报,曾国藩率六十万湘军已出洞庭湖,前锋距湖口不足百里。贾演将军的三十万兵马分散在夷陵、湖口、浔阳等地,根本无法形成有效抵抗。"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如哑,"南部战区奏报,南唐李广部偷渡大章河,李信亲率三十万大军北伐,桂州、永州已失。"

    卓仲廉捻着胡须,眉头拧成一个疙瘩:"东部战区更糟,曹刿统帅的百万大军看似庞大,实则曹彬部被岳家军牵制在芜湖,林冲部困在宣城,秦琼的十万卫戍部队在黄山与贺齐叛军僵持,能调动的兵力不足三成。"他望向坐在主位的项庄,"摄政王,依老臣看,不如暂避锋芒,与各方议和......"

    "议和?"项庄猛地一拍案几,茶杯里的茶水溅出,在奏章上晕开一片水渍,"向谁议和?向岳家军割让东部各州,还是向湘军献出潞浔地区?南楚经营多年的基业,难道要在我等手中付诸东流?"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白茫茫的天地,"传我命令,军机处即刻颁布全国总动员令,各州府不论男女老幼,皆有守土之责!"

    议事厅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内侍监总管连滚带爬地冲进来,发髻散乱,袍角沾满雪水:"摄政王,不好了!北楚传来急报,季布将军平叛失利,匪军已逼近淮北县,北魏三万铁骑......北魏铁骑已渡过淮河!"

    项庄缓缓转过身,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走到墙上悬挂的大楚疆域图前,伸出手指,从北楚的彭城划到南楚的沣京,再从西部的湖口划到南部的大章河。那根手指所过之处,皆是烽火狼烟。

    "秦相,"他的声音异常平静,"请内阁即刻拟旨,昭告天下:自今日起,南北楚正式合并为大楚,实行虚君共和,吾为摄政王,总揽军政大权。"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厅内众人,"卓不凡任兵部尚书,陈庆之任枢密院总参军,曹刿仍领东部战区,贾演加太子少保衔,固守西线......"

    一道道命令从彭城发出,如同投入沸水中的石子,在大楚疆域内激起千层浪。北楚的农夫放下锄头,拿起生锈的兵器;南楚的商贾打开粮仓,资助守城的将士;甚至连深闺中的女子,也剪下长发,搓成弓弦。

    除夕夜,彭城的钟声格外沉闷。项庄独自站在皇宫的角楼上,望着远处军营的灯火。那些星星点点的光芒在风雪中摇曳,却始终没有熄灭。他想起少年时读过的史书,那些王朝覆灭的故事总是惊人地相似——内忧外患,民不聊生。

    "或许,这一次会不一样。"他喃喃自语,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雪花。那雪花在掌心瞬间融化,留下一点冰凉的水渍,如同一个希望的印记。

    开春时节,大楚的疆域上已是遍地烽火。东部战区的曹刿采用"围魏救赵"之计,命秦琼放弃黄山,转而奇袭东吴的广陵,逼得孙膑不得不回师救援,林冲部趁机从宣城突围,与曹彬在芜湖会师。这场战役虽然没能扭转战局,却为东部战线争取了喘息之机。

    西部战场上,贾演利用湘军兵力分散的弱点,集中精锐在湘潭外围设伏,一举歼灭湘军先锋三万余人。曾国藩震怒之下,挥师猛攻江陵,却在坚城之下损兵折将,六十万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