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锦袍下,他的手紧紧攥着怀中密信,锦帛边角已被汗湿——那正是姜维在兵变前托人送来的血书,血迹至今清晰:“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窝囊!窝囊啊!”张飞气得拔剑欲劈铜镜,却被关羽铁臂一伸,死死按住肩甲:“三弟,镜中事已矣,何必迁怒于此?
杨再兴见状,忙上前一步,沉声道:“三叔息怒。阿斗降魏,固然有其怯懦之处,却也是因益州派步步紧逼,他不愿百姓再遭战火所致。况且,他始终珍藏着伯约的密信,可见并非全然忘本。若不是阿斗……伯约的名声,怕是要在后世尽毁了!”
这番话如冷水泼入沸油,室内霎时静了。诸葛亮望着镜面渐散的光影,羽扇轻摇,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世事复杂,非一言可断。阿斗固然有错,然将帅不和,朝臣异心,才是败亡之根呐!”
南华老仙收回法诀,镜面恢复平静:“都看清了?!那便该知晓,江山稳固,不光在君主贤愚,更在朝臣同心,将帅协力。”
张飞虽怒气未消,却也听进了几分道理,嘟囔道:“回去俺定要将张绍这逆子抽筋扒皮!还有阿斗……唉~也该好生敲打敲打,好教他知晓这江山的来之不易!”
关羽抚着长髯,颔首道:“过往已成镜鉴,我等更应同心协力,辅佐陛下,严教子嗣,莫要让这般悲剧重演。”
诸葛亮拱手躬身,语气凝重:“仙长今日让我等观此景象,实乃当头棒喝!亮,铭记于心,往后吾不单要谋划国事,更要在育人传业上多费心力,为大汉培固根本。”
杨再兴望着张飞噔噔噔往外走的背影,唇角泛起一丝无奈苦笑,看来这趟问心镜之行,算是在张飞心里埋下了根刺,往后刘禅与张绍的日子,怕是不会太好过了。
众人随着南华老仙往洞外走,晨光已从洞口涌入,照亮了前路。只是每个人心中都沉甸甸的——那镜中往事,既是警示,更是责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正是:问心镜里观兴衰,忠奸贤愚自分明。前事不忘后事师,同心共护大汉兴。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