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出裂谷时,王二惊喜地发现,他的银镯子恢复了银白色。赵莽掏出那枚废了的罗盘,指针竟在不经意间归位,稳稳地指着南方。他回头望了眼长白山,岩壁的裂缝里飘出缕青烟,像极了《雪岭密码》最后画的那幅图——卧蛇的七寸处,有颗正在跳动的心脏。
第二章 张衡地动仪的改良
《玄铁仪》
赵莽展开《武备志》的抄本时,长白山的雪正砸在窗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泛黄的麻纸上画着张衡地动仪的结构图,八条铜龙昂首垂珠,下方的蟾蜍张口承接,旁边用小楷写着“其状如酒尊,径八尺,围二十四尺”。他指尖划过“铜珠”二字,突然想起裂谷深处那些吸附铁砂的磁石——若把铜珠换成磁石,龙首对准岩浆通道,会不会测出地火的动向?
“大人,玄铁都熔好了。”铁匠老李扛着把大锤进来,满是老茧的手在围裙上蹭了蹭,“就是这龙首的纹路太费工,八个龙头得雕三天。”
赵莽没抬头,正用朱砂在图上标注方位。长白山熔岩洞里有八条暗河,都是岩浆冷却后形成的通道,上次探查时发现每条通道的蒸汽流速都不同,最近更是常有石块从通道口滚落,显然地底在异动。《武备志》里说地动仪“中有都柱,傍行八道”,他要改的正是这“八道”,让龙首正对八条岩浆通道,用磁石的摆动幅度来测算流速。
“龙首的眼睛要嵌磁石。”他指着图上的龙睛位置,“左眼看岩浆来处,右眼看通道走向,磁石要用裂谷里挖的那种,吸力得能吊住三斤铁。”
老李咧开缺牙的嘴笑了:“大人这法子新鲜!上月从裂谷抬回来的磁石,我试过,能把铁匠铺的铁砧吸得挪窝。就是这玄铁太硬,得用松木火慢慢焠。”
三日后,改良的地动仪立在了裂谷边缘的了望台里。玄铁铸就的仪器比原图高大,径宽一丈二,八条龙首分别对准东北、东南等八个方位,龙口中衔着的磁石泛着青黑色,下方的蟾蜍改成了八个刻度盘,盘上刻着寸、分、厘,每寸对应《武备志》记载的“一丈/刻”流速。
赵莽刚校准完最后一个龙首,西边的龙口中磁石突然微微晃动,在刻度盘上摆了半寸。
“那边是玄武通道。”老李凑过来看,“昨儿个巡逻兵说,那通道口的蒸汽能把棉袄烫出洞。”
赵莽摸出怀表计时——一刻钟后,磁石又摆了半寸。按改良后的算法,此刻玄武通道的岩浆流速是一丈/刻,虽快却还算平稳。他松了口气,转身要写记录,北边的龙首突然“咔哒”一声,磁石猛地摆向刻度盘边缘,足足晃了三寸!
“是白虎通道!”老李的声音变了调,“那通道直通岩浆池,要是流速到三丈,就得炸!”
赵莽抓起绳索就往裂谷跑。北风卷着雪沫子打在脸上,他想起《武备志》里的警告:“地动仪所测,非止地表震动,更有地脉流转。”这玄铁仪测的何止是流速,分明是地底龙脉的躁动。
下到溶洞时,白虎通道口的蒸汽果然比往日浓密。他往通道里扔了块燃着的木柴,火苗瞬间被一股热风卷得笔直,冲出三丈远才熄灭——这正是三丈/刻的流速。岩壁上的磁极符号在发烫,赵莽突然摸到腰间的玉玺残片,印纽竟微微指向通道深处,与玄铁仪的龙首方向完全一致。
“当啷!”
通道里传来铁器坠地的声响。赵莽抽出佩刀摸过去,看见三个穿着女真服饰的人正举着火把凿岩壁,地上堆着十多块磁石,显然是想破坏通道的磁极平衡。更让他心惊的是通道深处——那里的蒸汽泛着暗红,隐约有火星溅出。
“你们在干什么?”他喝了一声,佩刀的反光映在岩壁上。
为首的女真汉子突然转身,脸上抹着血污:“阿敏大人说了,把这些磁石凿下来,地火就会顺着通道烧到山海关!”
赵莽没等他说完就冲了上去。佩刀劈断那人的凿子,却见他从怀里掏出个陶罐,砸碎在岩壁上——里面装的竟是硫磺粉,遇热瞬间燃起蓝火,通道里的蒸汽突然剧烈翻滚,玄铁仪的龙首在地面发出震耳的嗡鸣。
他砍倒三个女真兵时,通道深处传来闷响,像是有巨石滚落。赵莽往回跑,刚冲出通道口就看见老李跌跌撞撞跑来,手里举着块磁石:“大人!白虎通道的龙首磁石断了!刻度盘上的指针都飞出去了!”
熔岩洞中央的岩浆池果然在异动。原本平静的液面翻起巨浪,暗红色的岩浆顺着白虎通道往外涌,通道口的岩壁被灼得发红。赵莽突然想起玄铁仪的都柱——那是根贯穿仪器的玄铁柱,能感应八方地磁,若是用玉玺残片触碰,或许能重新校准。
他往了望台跑时,整个溶洞都在晃动。途经其他通道口,看见青龙通道的蒸汽已经凝成白雾,显然流速骤降,而朱雀通道的磁石正在疯狂摆动,刻度盘上的指针冲破了最大量程。《武备志》里说“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