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莽让人将人血与克蓝草汁液混合,制成简易的解毒剂,分发给各关隘的守军。当后金试图用冻土蛊偷袭时,明军的士兵们将解毒剂泼向地面,蛊虫在滋滋声中化成绿色的汁液,连带着它们依附的冻土都泛起健康的褐色。
被擒的叶赫部蛊师终于招供:荷兰人承诺,只要能污染辽东的水源,就让他们在新大陆建立“蛊师王国”,血可可和磁矿都是“建国的资本”。“师兄被红毛番的花言巧语骗了,”蛊师的手腕上有被烫伤的痕迹,“他们根本不是要合作,是想把我们也变成控制蛊虫的工具。”
赵莽将蛊术手册的残页与荷兰货单一起,贴在大同镇的城墙上。百姓围着观看时,有在美洲做过生意的商人指着血可可说:“这东西在那边是药材,到了他们手里就成了毒药!”种过地的老农则骂道:“想毁我们的地?除非踏过我们的尸骨!”
联合商队的工匠们在合璧战车上加装了新的装置:既能探测冻土中蛊虫的磁场,又能喷洒混合人血的克蓝草汁液。赵莽看着战车在雪原上巡逻,铁甲经过的地方,冻土蛊的卵鞘纷纷失去活性,像被阳光驱散的阴影。
处理完战场,赵莽将新型控尸蛊的样本封在铅盒里,与美洲药材的标本一起,送往京师的太医院。合璧战车的铁甲缝里,新添了片血可可的叶子,旁边刻着行小字:“异土之利可学,异土之毒必防。”他知道,荷兰人带来的不仅是药材和铁料,还有新的战争方式,而应对之道,就是既学习对方的长处,又守住自己的底线。
夕阳下的长白山,冻土在余晖中泛着金红色。赵莽望着联军士兵在泉眼周围埋下的“血脉解毒桩”——那些浸泡过汉蒙士兵血液的木桩,正缓慢释放着克制蛊虫的成分。他忽然觉得,这些新型的冻土蛊,像个来自远方的警告:世界正在变小,威胁不再只来自隔壁的部落,还可能来自万里之外的土地。
合璧战车的车轮碾过渐渐解冻的土地,辙痕里的融雪映着天空,像无数面镜子,照见那些藏在冻土下的阴谋,也照见守护家园的决心。赵莽握紧手里的蛊术手册残页,知道与新大陆的碰撞已不可避免,但只要汉蒙苗各族的心还连在一起,只要血脉里的勇气还在,就没有化解不了的毒,没有守不住的土地。
远方的海平面上,又一艘荷兰商船的帆影出现在暮色里,而赵莽的战车,正朝着泉州港的方向缓缓驶去。他知道,是时候去看看那箱金鸡纳树种子了,或许解药的线索,就藏在那些来自新大陆的胚芽里,藏在需要亲自踏上那片土地才能解开的真相里。
西洋学毒
苗疆的竹信在烛火下泛着油光,赵莽的指尖划过“西洋”二字,笔尖在纸上洇开的墨痕,像阿朵徒弟远去的船帆。信中“学习红毛番制药术,为蛊毒添异域特性”的字句,像淬了毒的针,刺破了他对苗疆少年最后的期许——那个曾说“要教美洲人树皮能救命”的孩子,终究还是走上了歪路。
“不是自愿的。”游医的铜铃耳环轻晃,他用银簪挑开竹信的夹层,露出半片被虫蛀的帛书,“阿朵说,荷兰人抓了他们部落的孩童,逼着少年去学毒术,不然就烧死整个寨子。”帛书上的指印沾着美洲血可可的粉末,与冻土蛊里发现的成分完全一致,显然是荷兰人留下的威胁。
蒙古郎中捧着刚译出的荷兰密信进来,羊皮纸的褶皱里,记载着对少年的“培养计划”:先让他在秘鲁的药材堡垒学习提炼金鸡纳霜,再教他用美洲磁矿增强蛊虫的活性,最终目标是“造出融合东西特性的终极蛊毒”。信中“待其学成,可借苗疆之手灭明”的批注,像块冰锥砸在赵莽心上。
赵莽翻出少年临行前留下的银坠,坠子内侧刻着的克蓝草图案,已被摩挲得发亮。他忽然想起泉州港的荷兰商船,那些船员曾炫耀“用糖衣裹着毒药教土着”,此刻才明白这话的含义——他们教苗疆少年制药术,就像给毒蛇装上獠牙,既要借他的手伤人,又要让他成为不可控的凶器。
合璧商队的老掌柜带来了更惊人的消息:从美洲返航的晋商说,秘鲁的药材堡垒里,有个穿苗疆服饰的年轻人,正跟着荷兰药剂师学习蒸馏术,实验记录上写着“目标:让蛊毒在龙脉磁场中自我复制”。“他们把少年当活教材,”老人的拐杖戳着地面,“让其他被掳的各族人看,‘听话就有糖吃’。”
赵莽将这些线索在帐内铺开,形成条令人心惊的轨迹:
- 荷兰人用人质逼迫阿朵的徒弟合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传授美洲药材的提炼技术,却只教如何增强毒性;
- 利用少年对蛊术的天赋,改良出结合东西方特性的新型蛊毒;
- 最终目的是借苗疆之手,打破辽东的防御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