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影像在主控室中央炸开,女人的脸悬浮在冰雾里。左半边脸覆盖着银白色的仿生皮肤,瞳孔里流转的极光与窗外的南极光完美同步,右半边脸却保留着自然的皱纹,眼角的疤痕像道未愈合的刀伤。"赵博士,别来无恙。"她的声音经过电子处理,带着金属摩擦的质感,"剑桥档案馆的恒温柜里,藏着石碑的另一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双碑合璧
影像切换成剑桥图书馆的密室。玻璃展柜里躺着半块玄武岩,与南极的石碑形成完美互补,断裂处的锯齿状纹路拼成完整的璇玑玉图案。女人的手指在虚拟屏幕上滑动,拉丁文的译文逐行显现:"焚毁《原理》手稿,引力算法将失去载体;南京地陷封存璇玑玉,时空坐标会永久锁死。这不是惩罚,是赎罪。"
"赎罪?"赵莽冷笑一声,调出王恭厂爆炸的伤亡数据,"1626年的三万亡魂,2047年可能陪葬的千万人,这叫赎罪?"他注意到女人仿生眼的瞳孔突然收缩,在提到"王恭厂"时,电子虹膜闪过行乱码——那是记忆篡改的痕迹。
小林突然惊呼,她把两块石碑的扫描图重叠,中间的空白处浮现出苹果的轮廓。果核的位置标着串坐标,对应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苹果树——牛顿当年观察的那棵树的后代。"看这里的注释。"她放大拉丁文的小字,"要让引力算法失效,必须用这棵树的果实,在《原理》手稿上施加璇玑玉的能量。"
全息影像里的女人突然摘下仿生眼,露出底下机械结构的红光。"我去过1626年。"她的声音变得沙哑,带着真实的颤抖,"看见徐光启抱着璇玑玉跳进秦淮河,看见火药库爆炸时,那些绿色的玉碎在火里跳舞。它们不是被销毁,是在寻找新的宿主——比如现在的地核。"
破冰船的真相
科考站的震动越来越剧烈,破冰船的钻头已经突破外层冰层。赵莽通过潜望镜看见船头的标志,双头鹰的爪子里其实握着两样东西:左边是《原理》的微缩模型,右边是浑天仪的铜环。"他们不是来抢石碑的。"他突然明白,"是来逼我们做选择——要么按石碑说的做,要么看着他们强行执行。"
老教授在古籍里找到关键记录。《徐光启手札》记载,1626年王恭厂爆炸前夜,有人潜入观象台,试图用璇玑玉修改浑天仪的刻度,被发现后才狗急跳墙引爆火药。"和现在的激进派一样。"老教授推了推眼镜,"都以为自己在纠正历史,其实是在制造新的灾难。"
青铜环突然投射出未来的画面:《原理》手稿在剑桥图书馆被焚毁的瞬间,地球的引力场出现涟漪,赤道附近的海水突然失重,形成百米高的水墙;南京地陷发生时,秦淮河底的璇玑玉发出强光,所有经过北纬32度的卫星都失去信号,时空在那里形成永久的黑洞。
"他们篡改了石碑的译文。"赵莽盯着女人仿生眼闪过的乱码,突然想起什么,"你说去过1626年,可你的机械义肢用的是2035年的技术。有人给你植入了假记忆,让你以为自己是时空见证者。"他调出破冰船的注册信息,船主的名字赫然是"牛顿科技公司"——那家以引力波研究闻名的企业,最近刚宣布在南京开采新型能源。
时空诱饵
"启动反制程序。"赵莽把青铜环接入主控系统,屏幕上的数据流开始重组,"他们想要石碑的激活密码?那就给他们——掺点料的。"他让小林调出南极冰盖的热成像图,1626年的冰层下藏着异常的热源,与南京秦淮河底的璇玑玉形成共振,"这才是真正的时间褶皱,他们找错了地方。"
全息影像里的女人突然尖叫,仿生眼的红光变成乱码。赵莽看见她身后的船舱里,几个穿白大褂的人正慌忙拔线,而墙上的屏幕显示着真实的碑文:"解开死结的关键,是让苹果与浑天仪在时间的原点相遇。"原点坐标指向南极点——1626年与2047年的时空在此交汇。
破冰船的钻头突然停转,科考站的警报声戛然而止。赵莽通过卫星看见,激进派的船只正在原地打转,船上的导航系统全部失灵,屏幕上反复播放着1626年徐光启的画面:他并没有把璇玑玉沉入秦淮河,而是藏在了观象台的地基下,那些关于南京的记载,都是故意留给后世的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