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值检测仪的蜂鸣变成平缓的嗡鸣,ΔS稳定在+5.2×103的安全值。赵莽看着全息投影里渐渐平息的四个画面,突然想起牛顿在《原理》扉页写的那句话:“自然的法则,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同样温柔。”此刻想来,这四个时间锚点的共振,或许正是自然法则的温柔之处——用跨越四百年的提醒,让人类懂得敬畏时间,守护因果。
小林递来杯温水,水杯在桌上留下的印记,与1600年浑天仪底座的纹路完全相同。“四锚的共振频率记录下来了。”女孩的声音带着释然,“未来可以提前预警了。”赵莽却望着窗外的星空,轸宿的位置格外明亮,像在对他眨眼睛。他知道,这次只是暂时稳住了锚点,只要时间还在流淌,这四个锚点就会继续共振,但他不再害怕——因为每个时代,都有懂得平衡之术的人,在守护着这条脆弱又坚韧的时间线。
实验室的灯光彻底稳定下来,全息投影自动关闭前,最后定格的画面是四枚璇玑玉在星图上的投影,像四颗守护时间的眼睛,在142.1度的平衡角度上,静静注视着因果轮回。
四锚之钥
剑桥大学地窖的铜匣突然发出齿轮转动的轻响,哥特式花纹在应急灯下如活物般起伏。当匣盖自动弹开的刹那,浑天仪的龙形支架突然抬头,吐出块鸽子蛋大小的璇玑玉——玉面的云雷纹间,四组烫金日期正泛着银蓝色的光:、、、。
赵莽的呼吸顿在喉咙里。这四组日期像四颗钉在时间线上的钉子,精准对应着四个锚点的激活瞬间:万历二十八年冬至,璇玑玉在南京铸成时的量子闪光;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王恭厂爆炸释放的奇点能量;康熙二十六年七月初五,《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当天,牛顿书房检测到的时空涟漪;以及此刻——2024年9月17日,铜匣被打开的刹那,熵值检测仪跳成+9.8×103 J/K的时刻。
“龙嘴里的玉……”小林的激光笔抖得厉害,光束扫过龙形支架的鳞片,竟扫出组微型星图,角宿一的位置正好对准的日期,“这不是装饰,是时间坐标的指针!”赵莽突然想起王恭厂遗址的青铜盘,盘底的龙纹与这支架如出一辙,当时以为是普通的吉祥图案,此刻才懂那是四锚联动的启动装置。
璇玑玉突然从龙嘴脱落,悬浮在浑天仪中心。四组日期开始绕着玉面旋转,形成的轨迹与m31的螺旋臂完全吻合。赵莽的熵值检测仪发出新的蜂鸣,屏幕上弹出四锚点的熵增曲线对比图:1600年的ΔS是+2.1×103,1626年飙升到+1.3×10?,1687年回落至+5.7×103,而2024年的数值正在+9.8×103处剧烈震颤——像条被掐住又松开的脉搏。
“1687年有平衡事件!”小林调出牛顿的实验日志,1687年7月5日那天,老科学家记录了“东方玉屑使熵值骤降”的异常现象,日志旁画着个与璇玑玉相同的龙形符号,“是徐光启的后人送去了平衡玉!”赵莽这才注意到,1687年的曲线回落点,恰好与璇玑玉上的日期重叠,像有人在时间线上精准地踩下了刹车。
地窖的石壁突然渗出液体汞,在地面组成万历二十八年的星图。赵莽看见汞液里浮出徐光启的身影,老者正用刻刀在璇玑玉上标注日期:“四锚如四时,需各配其钥。”当的日期刻完,汞液突然化作蒸汽,与2024年的空气混合成刺鼻的气味——与王恭厂遗址土壤中检测到的汞蒸汽成分完全一致。
悬浮的璇玑玉突然炸开强光,四组日期投射到石壁上,化作四个旋转的星门。赵莽在1626年的星门里,看见王恭厂工匠用身体护住平衡玉阵;1687年的星门中,牛顿正将东方玉屑混入实验装置;而2024年的星门对面,是他自己此刻的脸。星门边缘的能量流,正在以142.1度的角度相互缠绕,形成稳定的四面体。
“四锚需要四把钥匙!”赵莽抓起浑天仪的赤道环,内侧刻着徐光启的批注:“玉分四片,各守一锚。”他突然想起自己口袋里的璇玑玉残片,与铜匣中吐出的玉面拼合时,的日期突然亮起——原来他一直带着第一把钥匙。
小林的便携数据库弹出新发现:王恭厂爆炸后,有人在遗址找到刻着的玉片;剑桥大学图书馆的《原理》扉页里,夹着块标有的玉屑。“还差的钥匙!”女孩的声音带着哭腔,星门的能量流开始紊乱,2024年的ΔS数值突破+1.0×10?。
赵莽的目光落在实验室的应急灯上,灯泡的钨丝正在以诡异的频率闪烁。他突然想起牛顿手稿里的一句话:“当四日期共振,观察者本身即是最后一把钥匙。”这句话像道闪电劈开迷雾——2024年的钥匙不是实物,是此刻正在观测的他们,是每个时代守护平衡的意识本身。
他将手中的璇玑玉按在浑天仪中心,同时让小林启动虫洞发生器。当2024年的意识波通过虫洞注入星门,四组日期突然同步亮起,石壁上的星门开始逆向旋转,熵值检测仪的ΔS数值以四个台阶逐级回落:+9.8×103→+5.7×103→+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