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985

大明锦衣卫985(7/23)

\"泰西毕达哥拉斯定理\"。

    作坊外突然传来争吵声,一个金发传教士正与工匠争夺铁网:\"必须用180度!只有直线才能彰显上帝的威严!\"赵莽认出他的脸——与激进派女人的仿生眼虹膜完全相同,都是安德烈家族特有的琥珀色。\"安德烈神父,你篡改了徐大人的图纸!\"年轻工匠的喊声未落,铁网突然发出刺耳的嗡鸣,嵌入的璇玑玉同时爆发出蓝光。

    赵莽这才明白,明代的\"衡网\"本是平衡磁场的装置,安德烈篡改角度后才变成毁灭工具。他迅速将120度的几何图塞进年轻工匠手中,自己则抱起块璇玑玉冲向失控的铁网。接触的瞬间,铁网的六边形突然展开,将溢出的能量导入地下,作坊的地面裂开与南京地陷相同的裂隙,只是规模小了无数倍。

    \"告诉三百年后的人,衡网是盾不是矛!\"年轻工匠在火光中喊道,他胸前的令牌刻着\"玄扈\"二字——原来他是徐光启的长子徐骥。赵莽在蓝光中抓住块灼热的璇玑玉,最后的意识停留在铁网的角度上:120度,正好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徐光启用东方的平衡智慧修正了西方的几何理论。

    三、量子网的平衡角

    赵莽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地下实验室醒来,铜匣的防磁涂层已完全剥落,里面的璇玑玉嵌片正与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产生共振。屏幕上的三维模型显示,1626年的铁网与2024年的屏蔽网结构完全相同,只是角度不同导致功能迥异——120度时是能量转换器,180度时是毁灭装置。

    \"赵队,激进派在王恭厂遗址展开了完整版衡网!\"小林的全息影像带着雪花点,\"他们用无人机群组成了直径一公里的大网,网眼角度180度!\"画面中,女人的仿生眼发出刺目的蓝光,地陷中心的晶体正在网中剧烈震颤,周围的地面开始渗出银色液滴——是被磁化的地下水。

    赵莽突然想起徐骥的话,将铜匣中的璇玑玉按120度角排列,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突然自动运算,屏幕上出现徐光启的全息影像:\"衡网的真正用途,是将地核的磁能转化为清洁能源,需以120度角形成稳定的能量三角。\"影像中的徐光启正在绘制图谱,旁边的利玛窦用拉丁文标注着\"1:√3,等边三角形之比率\"。

    当他们赶到王恭厂遗址时,激进派的衡网已开始收缩,地面的裂隙中冒出蓝色火焰——是被点燃的甲烷,地核的磁场异常正在引发连锁反应。赵莽将璇玑玉嵌片装入特制的无人机,按等边三角形的顶点放飞,当三块玉同时达到120度角时,衡网的收缩突然停止,180度的网眼开始缓慢旋转,最终稳定在120度。

    女人的仿生眼在蓝光中碎裂,露出里面的璇玑玉核心,核心上刻着的\"180度\"被徐光启的朱笔改为\"120度\"。\"原来祖先留下的不是指令,是待修正的错误。\"她摘下银灰色制服的徽章,\"衡网真的能转化能源?\"

    四、衡网新篇

    三个月后,王恭厂遗址建成全球首个地磁发电站,衡网的六边形结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120度的网眼将地核的磁能转化为清洁电力,供应着整个南京城的用电。赵莽站在控制室里,看着屏幕上稳定的能量曲线,徐光启与利玛窦的全息影像在曲线旁相视一笑。

    激进派的成员大多留在发电站工作,那个女人成了技术总监,她的新仿生眼不再嵌璇玑玉,而是用普通的光学镜片。\"我们花了三百年才明白,\"她指着衡网的角度,\"平衡不是折中,是找到让不同力量和谐共生的几何密码。\"

    小林在整理铜匣时发现了最后一张残页,徐光启用朱笔写着:\"天工之巧,不在独用,而在合度。\"赵莽将残页放入发电站的展览馆,旁边的说明牌上写着:\"1626年的爆炸不是天启,是提醒——人类的智慧不该用来制造隔阂,而应像衡网的120度角,让不同文明、不同技术在平衡中共同发光。\"

    傍晚的夕阳穿过衡网的六边形,在地面投下无数个等边三角形的光斑,每个光斑的中心都有块璇玑玉,反射着与四百年前相同的蓝光。赵莽知道,这才是\"天启\"的真正含义:不是毁灭的预警,是觉醒的启示,提醒每个时代的人,最强大的力量永远来自平衡,而非极端。

    太极奇点

    赵莽的耳骨传来轻微的震动,女人的声音像淬了冰的钢针,顺着听觉神经往大脑里钻。他盯着地陷深处,那块墨绿色晶体正与女人合金箱里的残片产生共振,蓝光在两块晶体间形成扭曲的光带,组成完整的太极图案——阴鱼的眼是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