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977

大明锦衣卫977(5/27)

  “它有自我保护机制。”陈博士擦着额头的汗,“而且能精准计算力场的范围,这已经超出了我们对材料科学的认知。”

    深夜的实验室异常安静,只有仪器的嗡鸣和合金轻微的震颤声。林晓坐在隔离舱前,看着蓝光在舱内缓缓流动,突然有种强烈的冲动——想触摸它,想理解那些符文的含义。当他伸出手,隔着铅板贴近合金时,那些螺旋纹路突然加速旋转,在舱壁上投射出一串连续的图案:

    第一幅是地球的剖面图,地核处有一个发光的球体;

    第二幅是悬魂岭的山脉走势,地底有无数蓝色线条相互连接;

    第三幅是一个穿着古装的人,将类似的合金嵌入璇玑玉的凹槽;

    最后一幅是一个正在崩裂的星球,周围漂浮着无数碎片。

    “这是……警告?”李明的声音带着颤抖。他指着最后一幅图案,“它在告诉我们,如果地核能量失衡,地球会变成这样?”

    林晓的目光停留在第三幅图案上。那个古装人的额头,同样有一个螺旋印记,与他胸口的印记完全相同。他突然想起出发前老乡说的话:“悬魂岭的守山人,都是‘星子’转世,身上带着天印。”当时只当是迷信,此刻却觉得毛骨悚然。

    隔离舱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合金的蓝光变成刺眼的赤红,表面的符文剧烈闪烁,实验室的温度骤降,墙壁上凝结出一层白霜。陈博士盯着监测屏,脸色惨白如纸:“它的能量输出突然提升了100倍!正在吸收实验室的电力!”

    林晓没有多想,猛地拉开隔离舱。赤红的蓝光瞬间将他笼罩,他感觉到一股庞大的信息流涌入脑海——不是画面,而是纯粹的意识:地核转速异常、板块断层活跃、璇玑玉能量衰弱、需要“星子”重新校准……这些信息直接出现在意识深处,无需语言就能理解。

    “晓子!”李明想拉他出来,却被能量场弹开。

    林晓伸出手,指尖再次触碰合金。这次没有冰凉的触感,只有温暖的共鸣,仿佛握住了另一个灵魂。他胸口的印记彻底亮起,与合金的红光融为一体,那些旋转的符文突然停止,重新变回温和的幽蓝,实验室的温度也随之回升。

    当他松开手时,合金表面的符文已经改变。原本杂乱的线条清晰地连成一个坐标,指向悬魂岭更深处的位置。林晓看着这个坐标,脑海中自动浮现出一条地底通道的路线图,甚至能“看见”通道尽头,有更多类似的合金与璇玑玉组成的装置。

    “它在指引我们。”林晓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异常坚定,“悬魂岭底下有一个完整的能量枢纽,璇玑玉是核心,这些合金是调节节点,现在枢纽出了故障,需要我们去修复。”

    李明看着恢复平静的合金,又看看林晓胸口清晰可见的印记,终于明白这不是巧合。他拿起卫星电话,这次信号异常清晰:“总部吗?我们需要地质钻探队和考古队的支援……对,就在悬魂岭,事情比想象的更严重。”

    林晓走到窗边,望着悬魂岭的方向。夜空的云层已经散去,那颗散发蓝光的星球异常明亮,仿佛在注视着这片山脉。他知道,从接触这块合金开始,自己的人生已经彻底改变,那些关于反重力、古文明的秘密,正像剥洋葱般一层层展现在眼前,而最核心的真相,或许就藏在悬魂岭地底的能量枢纽里。

    放在桌上的合金突然轻轻跳动,表面的幽蓝光芒与窗外的星光遥相呼应,像是在发出无声的召唤。林晓握紧拳头,胸口的印记传来温暖的触感,那是一种承诺,一种跨越千年的守护约定。他知道,前路必定充满未知与危险,但为了阻止图案中地球崩裂的结局,他必须跟着这块会“说话”的合金,走进悬魂岭更深的秘密里。

    实验室的灯光在幽蓝的光芒中显得格外柔和,仪器的嗡鸣变成了低沉的共鸣。这块来自地心的神秘合金,不仅揭示了古文明的智慧,更将一个普通人推向了守护地球能量平衡的命运轨迹。而悬魂岭的地底,那些沉睡已久的装置,似乎也感应到了什么,开始发出微弱的震动,等待着被重新唤醒的时刻。

    反重力秘钥:璇玑玉觉醒

    第二章:神秘研究

    基地实验室的无影灯将合金照得透亮,却掩不住它自身的幽蓝微光。林晓站在隔离舱外,看着这块巴掌大的非晶态合金悬浮在磁力支架上,表面的螺旋纹路像活物般缓缓流动,与他胸口的印记产生若有若无的共鸣。

    “申请加入研究组。”他把签好的申请表放在李明桌上,纸张边缘因紧张微微发卷,“我能感觉到它的‘反应’,这可能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李明盯着他胸口的印记——那枚符号在基地的白光下泛着淡金,与隔离舱里合金的幽蓝形成奇妙的呼应。他想起钻探现场的异象,最终在申请表上签下名字:“三号实验室归你主导,但必须遵守安全规程。”

    进入实验室的第一周,林晓几乎住在了隔离舱旁。他用红外光谱仪扫描了合金的每一寸表面,发现那些古老符文的深度只有纳米级,却能吸收所有频段的电磁波,唯独对人类脑电波异常敏感。当他在合金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