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没有说话。他望着窗外飞逝的山峦,那些被植被覆盖的山坡下,隐约有蓝色的纹路在流动,像大地的脉搏在跳动。他知道,发现蓝光合金只是开始,悬魂岭深处还藏着更多秘密——那些古先民的智慧,璇玑玉与合金的能量原理,以及自己胸口那枚印记的真正含义。
铅盒里的嗡鸣越来越清晰,像是某种召唤。林晓轻轻抚摸着盒壁,感觉到那股温润的能量正在与自己的心跳同步,仿佛有一个古老的灵魂,跨越亿万年的时光,在向他诉说天地运行的奥秘。而悬魂岭上空的能量漩涡,正随着他们的离去,缓缓向更远的地方蔓延,像在寻找更多沉睡的节点。
一场关于反重力、古文明与地球命运的探索,才刚刚拉开序幕。
反重力秘钥:璇玑玉觉醒
第三章:无声的共鸣
合金在掌心泛着幽蓝微光,像一块凝固的星尘。林晓的指尖划过那些螺旋纹路时,触感突然变得柔软,仿佛不是金属,而是某种有生命的肌理。他下意识地握紧,合金的温度竟随之升高,与人体体温渐渐趋同,表面的蓝光也从冷冽的幽蓝,变成温润的湖蓝。
“别攥太久。”李明递过来一副绝缘手套,眼底藏着担忧,“未知物质可能携带放射性,刚才的盖革计数器已经有反应了。”
林晓戴上手套的瞬间,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失落,像隔着玻璃触摸火焰。他把合金放进密封样本袋时,袋壁竟浮现出淡淡的水雾,勾勒出与合金纹路一致的图案,几秒钟后又消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
“光谱分析出来了。”小张举着平板电脑跑过来,屏幕上的元素周期表被红框圈出一片空白,“没有任何匹配项!既不是金属也不是非金属,更像是……某种人工合成的凝聚态物质。”
李明接过平板,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让基地准备三号实验室,启用最高级别的隔离舱。”他看向林晓,“你跟我一起回去,你的接触反应最明显,可能需要做同步监测。”
越野车驶离悬魂岭时,林晓回头望了眼被浓雾笼罩的山谷。那道幽蓝光柱仍在天际旋转,只是颜色淡了些,像一根正在呼吸的光柱。放在副驾的样本袋突然轻微震动,他打开袋口,发现合金表面的符文正在缓慢蠕动,原本杂乱的线条渐渐连成一个完整的螺旋,与他胸口的印记产生奇妙的共振,皮肤下传来细密的麻痒。
“它好像认识你。”开车的小张从后视镜里瞥见这一幕,语气里带着惊奇,“刚才我碰的时候,它一点反应都没有。”
林晓没有回应。他盯着合金中心的符文,那些线条突然清晰起来,像在演绎某种宇宙运行的轨迹——最初是一个点,然后分裂成两条螺旋,相互缠绕着向外延伸,最终形成一个立体的星图,其中一颗散发蓝光的星球,位置恰好与地球重合。
这个发现让他脊背发凉。他想起大学天文学教授讲过的“双螺旋星云”,距离地球约3万光年,形态与合金上的纹路惊人相似。难道这块来自地心的合金,竟与遥远的宇宙有着某种联系?
样本袋突然剧烈震动,合金的蓝光暴涨,刺得人睁不开眼。与此同时,越野车的导航系统彻底失灵,屏幕上的地图扭曲成螺旋状,GpS定位疯狂跳动,最终定格在一个陌生的坐标——北纬34°,东经107°,正是悬魂岭地底裂缝的精确位置。
“它在标记坐标。”李明的声音带着凝重,“这不是自然形成的物质,绝对是智慧造物。”
林晓突然想起老乡说的传说:悬魂岭底下有座“倒悬城”,城里的人不用走路,能踩着雾气飘在空中。小时候他只当神话听,此刻看着合金上的反重力纹路,突然意识到那些传说或许暗藏真相。
回到基地时,已是深夜。这座隐藏在山谷里的地质实验室灯火通明,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们早已等候在门口,隔离舱的冷却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当合金被放入铅制隔离舱时,实验室的仪器集体发出警报——所有电子设备的频率都被强行同步,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变成相同的序列:0.……
“是圆周率!”负责数据监测的陈博士惊呼,“它在向我们传递数学常数!”
林晓的心跳突然加速。他看着隔离舱里的合金,那些螺旋纹路的旋转速度,恰好与圆周率的小数位节奏一致。当他靠近隔离舱时,警报声突然减弱,合金的蓝光透过铅板,在他胸口的印记上投下一个清晰的光斑,让印记变得灼热。
“人体磁场能安抚它。”李明立刻让陈博士记录数据,“林晓的脑电波频率与合金的能量波动重合度高达87%,这太不可思议了。”
接下来的检测让所有人陷入沉默。合金的硬度能轻易切割钻石,却能被林晓的指尖温度软化;它能屏蔽所有电磁波,却会对林晓的声音产生共鸣;最诡异的是,当陈博士试图提取样本时,激光切割器刚接触合金表面,就被一股无形的力场弹开,在舱壁上烧出一个圆形的孔洞,直径恰好是合金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