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天枢变
贞观十三年春,剑阁古栈道硝烟弥漫。裴远之握着染血的鲁班尺,看着第七根连杆的阳榫在黑衣人攻击下迸出火星。阿木的衣袖已被蚀骨蛊的黑液腐蚀出大洞,少年强撑着用鹤嘴锄抵住天枢位的峨眉冷杉楔子,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滚落。
\"阿木,跟我走!\"裴远之突然拽住徒弟后领。他想起父亲残卷上用血写的批注\"北斗为引,南斗破局\",残碑炸裂时北斗纹指向的鹰嘴崖,此刻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师徒二人顶着硫磺黑雾狂奔,身后传来周明远机械般的怒吼:\"拦住他们!八阵图的中枢不能落入裴家手里!\"
崖边的风裹挟着腥甜气息扑面而来。裴远之在古柏扭曲的枝桠间,一眼望见那半块残破的青铜卦盘。卦盘表面斑驳的锈迹下,二十八宿图若隐若现,与他怀中烧焦的图纸边缘完美契合。当他颤抖着将图纸嵌入凹槽的瞬间,整座山崖发出远古巨兽苏醒般的轰鸣。
十二根青铜连杆破土而出,在空中划出金色轨迹。顶端的青铜兽首不再喷出黑雾,反而仰天发出清越的龙吟。裴远之看着连杆表面流转的星宿纹路,突然明白父亲临终前说的\"十二连杆非实物\"的真正含义——这些暗藏北斗南斗方位的机关,实则是守护大唐山河的星图密钥。
\"不好!他们要启动完整的八阵图!\"周明远的青铜眼球迸发红光,他甩出的锁链突然分裂成九条,每条链尾都缀着西域咒文的铜铃。铃声刺耳如魔音,竟让刚组合成型的星宿图出现晃动。裴远之迅速掏出照胆镜,镜面金光与连杆上的星光交相辉映,勉强稳住阵图。
阿木突然指着卦盘惊叫:\"师父!卦盘中心在滴血!\"裴远之低头,发现图纸与卦盘接触处渗出细密的血珠——正是父亲当年藏图时留下的血咒。随着血珠渗入,卦盘中央缓缓升起一枚刻着\"天枢\"二字的青铜令牌。
周明远见状疯狂大笑:\"愚蠢!就算你们找到天枢令又如何?没有南斗星枢,八阵图永远只是个半成品!\"他话音未落,崖底突然传来惊天动地的巨响,整个鹰嘴崖开始倾斜。裴远之死死抓住古柏根系,看见崖壁裂开的缝隙中,露出半截刻着南斗六星的巨型石柱。
\"原来南斗枢机藏在崖底!\"裴远之突然想起残卷边角的暗纹,那看似装饰的云雷纹,实则是鹰嘴崖的等高线图。他将天枢令按在石柱顶端的凹槽,十二根连杆同时发出共鸣般的震颤。阴阳榫卯结构自动运转,日间热胀的阳榫与夜间冷缩的阴榫严丝合缝,迸发出璀璨的光芒。
完整的星宿图在空中成型的刹那,周明远和他的黑衣人部下突然发出凄厉惨叫。他们的身体开始透明化,皮肤下的青铜骨架寸寸崩解。周明远在消散前,眼球齿轮发出最后的转动声:\"吐蕃国师...不会放过...\"话未说完,便化作漫天铜屑。
阿木瘫坐在地,看着手中逐渐消退的青黑色血管,劫后余生的泪水夺眶而出。裴远之抚摸着重新归位的青铜连杆,发现每根杆身上都浮现出微小的文字——正是诸葛亮手书的《八阵图要义》。其中一段话让他心头一震:\"阵图非攻伐之器,乃守国之盾。若遇奸邪,需以忠勇之心,引动星斗之力。\"
三个月后,长安工部衙门。裴远之将复原的八阵图呈给尚书,袖中父亲留下的残卷微微发烫。暗卫送来的密报显示,西域出现神秘商队,运送的木箱中传出齿轮转动声。他摩挲着腰间新制的天枢令,望着窗外纷飞的柳絮,对阿木低声道:\"准备行装,这次我们去玉门关。八阵图的秘密,恐怕才刚刚揭开冰山一角...\"
暮色中的剑阁,十二根青铜连杆在夕阳下泛着冷光。当第一颗星辰升起,星宿图再次亮起微光,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前的神机妙算,也预示着未来更严峻的挑战。而裴远之知道,父亲用生命守护的秘密,终将成为照亮大唐前路的不灭星火。
剑阁秘阵惊澜
贞观十三年春,剑阁古栈道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阴森。裴远之望着空中由十二根青铜连杆组成的巨大星宿图,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夕阳的余晖洒在连杆表面,那些流转的星宿纹路仿佛活了过来,在光影交错间勾勒出隐藏的机关奥秘。
\"原来如此...\"裴远之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诸葛亮设下此阵,是为了镇压...\"
话未说完,一道寒芒破空而来。周明远的铁链如毒蛇般穿透他的左肩,剧痛瞬间蔓延全身。裴远之踉跄着向前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