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还得防着野兽和瘟疫。所以我想先建个示范场,成功了再推广,这样大家心里也踏实。”
柳青冷笑一声,站起身来,高跟鞋在石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等你成功,市场早被别人占完了。做生意讲究的是快准狠,你这样畏首畏尾,怎么带领三姓寨脱贫?”她突然皱起眉头,捂住鼻子,脸上露出嫌恶的表情:“什么味道?这么臭!”
一阵令人作呕的恶臭随风飘来,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李精诚脸色大变,声音里带着焦急:“不好!是老周叔家的化粪池漫出来了!”
祠堂前顿时乱作一团。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赶紧跑去帮忙,王二婶抱着孩子躲到一边,嘴里不停地抱怨:“看看,连茅房都管不好,还办厂子呢,能有啥出息!”
杨浩宇看着满地流淌的污水,眉头越皱越紧。突然,他眼睛一亮,像是抓住了什么灵感。他快步追上正要离开的老族长,语气急切:“叔,您看咱们村的卫生问题,不正是因为没有污水处理系统吗?如果建食品加工厂,就能配套建沼气池,污水变肥料,还能发电,一举多得啊!”
老族长停下脚步,拐杖在地上重重敲了敲,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你让我再想想。”说罢,他转身离开,佝偻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晨雾中。
当天夜里,村委会办公室的灯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明亮。杨浩宇还在修改方案,电脑屏幕的蓝光映在他疲惫的脸上。门突然被轻轻推开,韵寒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走了进来,她身上穿着朴素的毛衣,袖口还沾着面粉。
“听说你又和柳青吵架了?”韵寒将汤放在桌上,语气里带着关切,“先喝点汤,暖暖身子,别累坏了。”
“她根本不懂什么是乡村振兴。”杨浩宇揉着太阳穴,语气中满是无奈,“为了政绩和利润,连生态都不顾了。如果按照她的方法,三姓寨迟早会被榨干。”
韵寒在一旁坐下,眼神温柔:“其实她也不容易。她父亲的公司去年破产,欠了一屁股债,她现在压力很大,不得不急着做出成绩。”
杨浩宇抬起头,眼神中满是疑惑:“你怎么知道?”
“我们...偶尔会聊聊。”韵寒避开他的目光,声音有些发虚,“浩宇,其实柳青的话也有道理。资本能带来技术和市场,你一个人硬扛,太难了,不如...”
“正因为难,才要做。”杨浩宇打断她的话,目光坚定地盯着墙上的三姓寨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他的规划和梦想,“你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在山顶发誓要让村子富起来吗?如果靠出卖资源换发展,那和当年的伐木队有什么区别?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韵寒沉默了,办公室里只剩下电脑风扇轻微的转动声。窗外传来夜枭的叫声,远处的山林在月光下影影绰绰,显得神秘而寂静。过了很久,她轻声说:“需要帮忙随时叫我。”
第二天一早,杨浩宇还在睡梦中,就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吵醒。他迷迷糊糊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环保局工作人员严肃的声音:“杨先生,有人举报你们养殖场选址违规,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风险,我们下去来检查。”
他猛地坐起来,睡意全无,心跳陡然加快。选址报告明明经过专家论证,各项指标都符合规定,怎么会违规?脑海中突然闪过昨天柳青意味深长的眼神和挑衅的话语,他心里一沉,意识到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这时,李精诚的电话紧接着打了进来,语气里带着愤怒:“哥,我打听到了,举报信是用镇上的公用电话亭寄的,监控被人动了手脚,查不到是谁。但我觉得肯定和柳青脱不了干系!”
“先别冲动。”杨浩宇捏紧拳头,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查清楚举报信的具体内容,把所有相关资料重新梳理一遍。不管是谁,我都不会让他得逞。三姓寨的未来,绝不能毁在这些算计里。”
挂了电话,他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清晨的阳光洒在脸上,带着丝丝暖意。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晨雾已经散去,几只白鹭从水田上掠过,划出优美的弧线。杨浩宇望着这熟悉的山水,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力量。他回到桌前,拿起项目书,在“生态责任”一栏重重画了个圈。这一战,他不仅要为三姓寨的发展而战,更要为心中坚守的信念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