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 第1103章 皇孙熊心

第1103章 皇孙熊心(1/2)

    长乐宫内,太后身着暗红色凤纹常服,倚在铺着软绒的榻上,满面慈祥地看着殿内闹腾的曾孙们,眼眸尽是疼爱之色

    皇后嬴蓁坐在太后身侧,亲自为她剥着百濮之地进贡的蜜橘。

    嬴蓁出身秦国公族,自嫁入楚国后,端庄贤淑,与熊章相敬如宾,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虽母国为楚所灭,但她深明大义,早已将自身视为楚人,一心辅佐夫君。

    太子妃蔡薇则抱着刚出生不到两个月的小皇孙熊心,坐在稍下首的位置,小家伙裹在精致的襁褓里,睡得正香,偶尔咂咂小嘴,引得众人会心一笑。

    蔡薇是原镇海将军,现在的后将军蔡河之女,颇有几分英气,这些年与太子熊恒感情甚笃,已经生育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已经三岁的熊彻,另一个是才两个月大的熊心。

    熊心这个名字是太子熊恒回来取的,熊心出生之时,太子熊恒还在晋地指挥作战。

    熊章虽然对于嫡次孙熊心这个名字不太满意,但他已经给嫡长孙取了名字,那这次孙他也不好再抢了。

    此时大殿内,已经能跑能跳的太孙熊彻,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在殿内到处跑来跑去,侍女们只得小心看护。

    反倒是熊恒之女两岁多芈露此刻却有些拘谨地坐在祖母嬴蓁身边,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遭,偶尔得到太后递过来的一块点心,便开心地小口吃起来。

    太子熊恒的侧夫人宋婉陪着蔡薇一起与太后说话。

    女眷们轻声细语地拉扯着家常。

    话题自然围绕着新生的婴儿。

    “瞧瞧这小鼻子小嘴,跟恒儿小时候真是一模一样”,太后端详着已经被蔡薇抱在怀中的熊心,眼中满是怜爱。

    皇后嬴蓁笑道:“母后说的是,尤其是这睡相,安稳得很,彻儿像他这么大时,可没这么省心,夜里常闹呢。”

    蔡薇温婉接话道:“许是知道今日见曾祖母和皇祖父、皇祖母,格外乖巧呢。”

    太后听得眉开眼笑,又关切地问起蔡薇的身体恢复情况,乳母是否得力,日常用度可还周全。

    嬴蓁也在一旁补充着各种育儿经验,气氛融洽而温馨,已经有些玩累的小小的熊彻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来到了其母亲的身边,似乎听懂了是在夸弟弟乖,也努力坐得更直,做出小大人的模样,惹得太后忍不住又将他揽入怀中心肝肉地叫了一通。

    与这边厢的柔软温情不同,在暖阁另一侧的窗边紫檀木雕花案几旁,皇帝熊章与太子熊恒对坐,虽也品着香茗,面前摆着精致的点心,但父子二人之间的谈话,却不知不觉间又从家长里短,滑向了那片刚刚尽入囊中的万里江山。

    “……晋地新附,民风彪悍,且多年与我大楚为敌,仇恨非一日可消,有人以为,在晋地当行以重典,严刑峻法以震慑宵小,同时迁徙部分楚地豪强充实北地,以固根本,太子,你以为如何?”

    熊章捻着茶杯,目光虽看着儿子,思绪却已飞到了北方的郡县之间。

    他一统天下,志得意满,但治理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其中的挑战,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太子熊恒沉吟片刻,恭敬却并不盲从地回答:“父皇,儿臣以为迁徙豪强、稳固根基确是良策。

    然则……儿臣以为,于晋地百姓,或可稍加怀柔,晋人这两年在赵氏的统治之下,日子过得极为艰难,此时若能让晋人感受到楚国的善意,定然能事半功倍,重典固然能震慑,但也恐激起更深的逆反之心。

    彼地刚经战火,民生凋敝,此时若再施以严刑重压,恐非长久之计,不如一面选派干练清廉之官吏,抚慰民生,轻徭薄赋,使其渐感我大楚仁政;

    另一面,则可广设学宫,推行楚字楚语,导以雅化,从根本礼法上使其归心,如此,刚柔并济,或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熊章闻言,微微挑眉,看了儿子一眼。他注意到熊恒用了“或可”、“儿臣以为”这样带着商榷意味的词语,而非一味的附和。

    这让他既感到一丝意外,又有几分不易察觉的欣赏,做太子时,自然需谨言慎行,但身为储君,未来的帝王,更需有自己的见解和胆魄。

    “看来太子对于晋地的治理也是有想法的,只是一味怀柔是否妥当?”熊章放下茶杯,声音平稳却自带威严。

    听到自己父皇的话,太子恒说道:“父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晋人素来自视甚高,今虽败服,其心未必然,只施以仁政,彼或以为软弱;广设学宫,彼或以为文化侵袭。

    所以儿臣也赞同在怀柔之余,也要用非常之法,对于顺应楚国之策者,当怀柔,对于悖逆楚国之策者,也当严惩,不过要以怀柔为主,严法为辅,待数年后,便能让南北混一,习俗相通。

    此时,应该不应该以强权达成秩序,要以安抚为主方能确保晋地稳固。”

    皇帝熊章听完太子熊恒的话,脸上露出欣慰之色,太子说了很多,但归纳起来就是刚柔并济。

    “昨日,弥卿向朕提议,向三晋之地派出法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