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走后门让你成秀才,你连中三元? > 第633章 处理哪个先?

第633章 处理哪个先?(1/2)

    钱玉宇一番话,这才让众人想起了这些事。

    西南那边乱了这么久,朝廷早就对那边失去了控制。

    现在就等着那边的乱贼什么时候能统一起来,朝廷再派人去招安,这样就能省下他们的事情了。

    这种守株待兔的办法,倒也不是说不行,就是苦了当地的百姓们。

    而去年受灾的河中地区,朝廷倒是想救,可也救不成了。

    因为元和帝在时滥发纸币的一通操作,导致灾区那边的物价现在都没恢复过来。

    别说灾区的百姓日子难过,连没受灾地方的百姓们也得承受着莫名其妙飞涨起来的物价而紧巴巴过日子。

    要平稳灾区的物价,朝廷必须投入更多的物资和人力,这也让朝廷的救灾难度又增加了不少。

    所以他们如果真的想要推举苏誉返回朝廷,执掌权力,那么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朝廷去赈灾,平定西南和河中地区的叛乱。

    只有把路打通了,苏誉才能安全抵达京城。

    不然朝廷就算下了诏书,人走到半路发生危险怎么办?

    “钱兄说得对,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要为府君重返朝廷清扫障碍才是。”

    经过钱玉宇的提醒,众人把事情的重心暂时倾斜到要求朝廷赈灾上。

    其他地方的人离京城远,可他们的反应与京城的学生们基本是差不多的。

    由京城的学子们代为发声,基本就代表了大周读书人们的心声。

    在场的人联名上奏,长长的奏疏上,洋洋洒洒的签名占据了奏疏大部分的位置。

    写完后,钱玉宇双手捧着,带领一群学生们把联名奏疏送到京兆尹处。

    人群后面的孙明轩看着众人勇敢为国家大事发声的样子,颇为羡慕。

    他也想参与进去,可他现在不能这样做。

    因为别人可能不知道,但他自己很清楚。

    在他明明发挥失常还夺得了县试案首起,他便已经是王党之人了。

    王党与赵成书是政敌,而他们要请愿的人是赵成书的徒弟。

    孙明轩即便再想把自己名字添上去,也不能。

    众人走远后,他低头看着手上刚刚分到的文章,一时间不禁露出了心驰神往的表情。

    ......

    众多读书人到了京兆尹衙门。

    京兆尹不敢怠慢,在接到奏疏的第一时间,就把奏疏送到了通政司衙门。

    通政司今日当值的人,正是与苏誉同一届的考生,前翰林董思成。

    元和帝时,为了扳倒王阁老,旧案重提,连定远伯家都出了事。

    董思成为此东奔西跑。

    好在求得了赵成书的帮忙,他又说服定远伯家里放弃了不少东西,总算是求得了阖家安全。

    定远伯家如今爵位不在,沦为庶民,但好在没有连累到董思成。

    因为他是正经通过科举考上来的,还是不容忽视的榜眼。

    虽然董思成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从清贵的翰林院衙门被调到了清闲的通政司衙门,前途没有先前那么好了,但这影响其实不算大。

    如今他暂时还是通政司衙门跑腿的一个小官,可毕竟科举成绩摆在那里,始终还是会有上升的空间的。

    接到奏疏后,董思成先打开看了看。

    一边看,一边暗暗心惊。

    这是诸多读书人联名请愿,要求朝廷立刻赈灾,出兵平定西南与河中地区叛乱的奏疏。

    上面那密密麻麻的名字,任何官员见了都不可能敢把这奏疏往下押。

    董思成看完后,拿起这份奏疏,立马赶去文华殿。

    ……

    而此时的文华殿内。

    诸公也正在苦恼一件事。

    “东南此时出兵剿灭胡族?这简直是胡闹!”

    新晋礼部侍郎拿着这份历经“千辛万苦”才从东南送出来,到达京城的奏疏,满脸怒气。

    “出征打仗,那是国之大事,淮南王即便手中有兵,可也该听从朝廷调令。”

    “他竟然以担心朝廷收不到奏疏为由,定下出征日期,在这日期之前收不到朝廷的指示,便按约定发兵?”

    “谁和他约定好了?”

    礼部侍郎是新被推举上来的程太后的胞兄,原先是光禄寺卿,没有什么实权。

    这成了礼部侍郎后,非同往日,整个人腰杆都直了不少。

    而且新官上任三把火,正是他该做事露脸的时候。

    所以在收到这封奏疏时,他第一个就发表了看法。

    “没有陛下的允许擅自出兵,淮南王简直是无法无天,完全不把陛下与朝廷放在眼里!”

    今日朝会之上,他们主要讨论的就是这一封从东南送来的奏疏。

    自从西南乱了之后,朝廷想要得到东南的消息,都是东南那边主动送来的。

    其他的消息,要不就是延误许久才能送到,要不大多数都被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