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走后门让你成秀才,你连中三元? > 第632章 我也要一份!

第632章 我也要一份!(1/2)

    此时的京城。

    府试已经考完有两三日了。

    因为府试是不派人到家通知成绩的,所以考生们都还在京城候着成绩,没有提前回去。

    诸位考完试后因为疲累而神色颓靡,无精打采的考生们在经过两天的休养后,基本都恢复了精神。

    考生们都聚集在酒楼与茶肆间,一边等待自己的成绩,一边与同场考试的学生们聊天,想着能多认识几个人。

    大街上,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手中抱着一沓沓印着文章的白纸,在街道上一路跑一路喊着。

    “前御史葛时发表了新文章,一文钱一份,一文钱一份。”

    读书人们纷纷探出头去,好奇地看着。

    “葛时的文章?”

    “就是那个发表文章揭露了先帝父子相残,王阁老参与谋害先帝,还有当今小皇帝身份有问题的那个葛时!”

    一说到葛时的名字,沉睡了一段时间的记忆迅速在众人脑海里苏醒。

    “是他的文章?”

    “难不成他这次又有什么重大秘密要揭露?”

    “给我来一份!我要看看葛公子这次又说了什么!”

    “我也要一份!”

    “我也......”

    大家纷纷掏出钱袋子,拿出铜板来买下一份文章。

    有些大户人家的子弟,手中没有铜板的,更是直接拿出银锭子直接把其中一个孩童手中的全部买下,直接分给在场的众人们观看。

    这一看之下,他们发现这次的文章内容,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是揭露什么其他秘辛的。

    反而是一篇策论。

    “民富论?”

    “欲强国者,务富其民。”

    “足民有产,则国家丰矣,众安道泰,可谓大同。”

    “夫民者,国之本也;财者;民之命也。本固则邦宁,命通则气盛。然则民何以富?国何以强?今陈管见,以穷其理。”

    “......”

    整条街上一时间都好像静默了下来,大家都在埋头苦读。

    当看到葛时文章中所写的东南机杼声不绝,布匹堆积,百姓人人都能穿得起新衣时,众人同时发出一阵惊叹声。

    “这是真的?”

    “文章上写,东南曲州所产布匹,市价不过是我们大周其他地方的一半,而且质量更好!”

    “这怎么可能?就算是盛产布匹的江南地区,那里的布匹也没有这般便宜啊!”

    “不止布匹,你们再看看下面的内容。”

    有人提醒道:“下面还有更炸裂的。”

    大家便又接着往下看。

    “东南居然还在各县府郊外设立养殖场,规模养殖鸡鸭猪等牲畜,让肉蛋类农产品价格短时间内下降......”

    还有种种的富民措施,都是葛时在文章中“欲求富民之策”时亲眼所见的。

    这些读书人们虽然很多都不食人间烟火,但他们大部分都有一些基本的眼界和见识在。

    在见到文章所描绘的东南种种政策后,脑海里适时就描绘出了一幅百姓富足、和谐美满的画面。

    “这文章写的,是真是假啊?”

    “应当是真的,若是假的,葛工资怎么敢写出来欺骗世人?”

    “对啊,东南何其大,他们不可能做戏欺骗世人的,这样代价太大了。”

    大家议论纷纷,很快就得出了文章所写的东西是真的。

    虽然这与他们在书上看到过的“大同”有些不一样,可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国家兵强马壮,百姓人人能吃饱肚子,人人能穿新衣。

    “民既富矣,礼义自兴。百姓富足,君何为而独贫乎?国既有财,兵甲自锐。万邦来朝,国何为而忧边乎?”

    “......”

    长长的一篇文章,以东南所行之政向世人说出了能使民富的种种之策。

    看完之后,在场的众人久久不能回过神来,几乎都沉浸在里面的各种政策与描写的胜景中。

    有人喃喃道:“待吾考中秀才,必定要第一时间前往东南游学!”

    考中秀才后有了功名,就能到处去游学。

    到时候他们一定要约上同窗,一同到东南去看看当地的盛况!

    也有人说:“如此胜景,居然只是我大周一地,若是咱们整个大周都能推行这些政令,岂不是整个大周都能变得像东南那般?”

    “也不一定吧?自古以来江南富庶,其他地方也不能直接照搬江南的东西啊。”

    “那是因为江南本身便有底蕴在,可东南不一样,它本身在我们大周就并不算富足,如今短短时间,淮南王就把它完全发展了起来。”

    “不对,淮南王在东南扎根许久,先前怎么不见东南可以发展成如此盛况?这可能不是淮南王的功劳。”

    一言惊醒梦中人。

    还沉浸在思考中的众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