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爷:“写我的养花经,这叫‘生态文明’。”
槐花举着作文本:“写我的作文,老师说这是‘新时代的四合院故事’。”
周阳笑着摆摆手:“都写都写,让囡囡整理一下,配上照片,保证比别的社区材料好看。对了,区里说下礼拜要来考察,咱得把院儿再拾掇拾掇,尤其是那几棵老槐树,枯枝得剪剪。”
“我来剪!”傻柱撸起袖子,“我以前在工厂干过木工,这活儿我熟。”
“我来扫地,”秦淮茹端着盆刚洗好的床单出来,“把落叶扫干净,再撒点水,看着亮堂。”
“我来给鸟笼消毒,”二大爷摸着鸟笼,“可不能让考察的人觉得咱不讲卫生。”
许大茂:“我给所有智能设备做个系统升级,保证反应比谁都快。”
三大爷:“我给月季施点肥,争取考察时能开两朵,添点颜色。”
槐花:“我去通知院里的小朋友,考察那天都穿新衣服,排着队欢迎!”
看着众人热火朝天的样子,周阳忽然觉得这四合院像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零件都有自己的位置,转起来就带起一阵风,把日子吹得热气腾腾。
接下来的几天,院里天天跟过年似的。傻柱踩着梯子给老槐树剪枝,三大爷在底下指挥“左边那根枯枝得留三寸,能当花架”;许大茂蹲在地上给智能路灯换芯片,嘴里念叨“亮度调到80%,既节能又不暗”;二大爷用酒精棉擦鸟笼,连鸟食罐都刷得锃亮;秦淮茹带着几个老街坊擦玻璃,窗明几净得能照见人影;槐花则组织小朋友排练欢迎词,“叔叔阿姨好,欢迎来我们院”喊得震天响。
考察团来的那天,天公作美,湛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四合院门口挂着红灯笼,小花园的月季真应了三大爷的话,开了两朵粉红的花,智能喷泉随着音乐节奏喷水,像在跳迎宾舞。
为首的考察团团长刚进院门,就被许大茂的智能识别系统拦住了:“欢迎来到幸福里四合院,正在为您播报实时天气:15℃,微风,适宜参观。”
“这玩意儿挺先进啊,”团长笑着说,“比我们单位的门禁强多了。”
三大爷赶紧凑上去:“不光先进,还接地气!您看这小花园,既有老北京的花池子,又有新科技的喷灌,中西合璧!”
二大爷提着鸟笼凑过来:“还有我的鸟,每天早上六点准时叫,比闹钟还准,这叫‘生态智能’!”
傻柱端着盘刚出炉的糖火烧过来:“尝尝?咱院儿自己做的,用的是院里井里的水,甜着呢!”
考察团的人被这热乎劲儿感染了,跟着周阳在院里转悠。看到科普角的天文望远镜,团长忍不住凑上去看:“哟,能看见月亮上的坑!这设备比不少中学的都强。”
“孩子们天天来这儿看,”槐花仰着小脸说,“我还看见过金星,像颗大钻石!”
走到老年活动中心,正赶上张奶奶教大伙包饺子,面团在她手里转着圈就变成了元宝形。“我们这儿天天热闹,”张奶奶笑着说,“上午打麻将,下午学智能手机,晚上傻柱给咱做夜宵,比家里还舒坦。”
团长翻看囡囡整理的材料,里面夹着槐花的作文,还有傻柱的酸菜配方、三大爷的养花手册、许大茂的智能设备说明书。“你们这材料太实在了,”团长感慨道,“不像别的地方,净是些空话套话。”
周阳笑着说:“咱院儿的人就这样,过日子实在,做事也实在。您看这些东西,都是街坊们一点点攒出来的,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是真觉得这么过舒坦。”
考察团走的时候,每个人手里都拎着袋傻柱做的糖火烧,还有许大茂送的迷你智能花盆。“等着好消息,”团长临走时说,“你们这院儿,配得上‘全国文明社区’!”
院里的人站在门口挥手,直到考察团的车看不见了才散开。三大爷摸着月季花瓣:“我就说能成,咱这花选的时机多好。”
二大爷:“还是我的鸟叫得好,给考察团助兴了。”
傻柱:“肯定是我的糖火烧起作用了,吃人嘴短嘛。”
许大茂:“是我的智能设备长脸,让他们知道咱老院儿也有高科技。”
槐花:“是我的作文写得好,把咱院的故事讲明白了!”
周阳看着他们争功,心里比谁都甜。他知道,这院儿能有今天,不是靠哪一个人,是靠所有人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像老槐树上的枝丫,看着各长各的,根却在地下紧紧连在一起。
过了半个月,“全国文明社区”的牌匾真的寄来了,比之前的两块都大,金灿灿的字在太阳底下闪得人睁不开眼。挂牌那天,区里的领导亲自来揭牌,还带来了记者,摄像机对着院里拍个不停。
三大爷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咱这院儿,讲究的是‘三心’——对老人有孝心,对孩子有爱心,街坊邻里有诚心。有这‘三心’,啥先进评不上?”
二大爷抱着他的鸟笼接受采访:“我的鸟都知道讲文明,不瞎叫,不扰民,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