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变化在贾老板的态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透露着对两人的重视和尊重。
两人客气地坐下,感受着红木椅子传来的温润触感,四周古玩的气息让人心境平和。他们先是寒暄了几句,谈论着最近的天气、生意的状况,以及古玩市场的一些新动向。
贾老板亲自为他们斟茶,茶汤清澈透明,散发着淡雅的花香。两人品了茶,茶汤入口甘甜,回味悠长,确实是难得的好茶。他们由衷地夸赞着茶香,赞美之词让贾老板更加高兴,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店外偶尔传来几声鸟叫和路人的脚步声,为这宁静的午后增添了几分生动的色彩。经过这一番礼节性的交流,气氛变得更加融洽,这才由秦浩峰说明了他们今天前来的真正意图。
“贾老板,实不相瞒,今天来是有事相求。”秦浩峰放下茶杯,神态诚恳地笑着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好意思,“我们店里最近感觉字画方面有点弱,总觉得缺少一些文化底蕴,想充实一下这方面的藏品。”
说着,秦浩峰顿了顿,环视了一下贾老板店内琳琅满目的字画收藏,“可您也知道,现在哥不在家,我们哥俩对这行当的研究确实不如瓷器深入,在笔墨纸砚、款识印章这些方面的鉴定功力还不够扎实,不敢轻易下手去市场上淘货,怕看走眼打眼。”
秦浩峰的表情越发诚恳,“就想着您这儿是字画大户,藏品丰富且品质上乘,在江城古玩界也是数一数二的,不知道方不方便…匀几幅作品放到我们店里代售?”
“一来,让我们撑撑门面,提升一下店铺的文化档次;二来,您也能高卖点价格。但规矩我们懂,押金、条据都好说,销售分成也按行规来,绝不让您操心!”
贾老板听完,端着茶杯沉吟了片刻,眼神在秦浩峰和柱子脸上来回打量。他心里明白,这两个年轻人提出的要求看似简单,实则涉及行内的诸多门道。
古董行里,这种“串货”行为确实是比较忌讳的,特别是字画这一行。不像瓷器那般厚重结实,字画轻便易携,一卷就能带走,而且往往价值不菲。一幅真品名家字画,动辄几十万上百万,比店里大部分瓷器都要贵重。
把这样的东西放到别人店里代售,风险可不小。万一对方起了贪念,趁夜深人静时卷走几幅,或者干脆来个“狸猫换太子”,用赝品替换真品,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就算对方是自己亲爹,这种事情也不好说。而且,字画最怕潮湿、虫蛀、光照,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更别说万一遇上火灾、盗窃这样的意外,那损失更是天文数字。
这种合作模式,说到底靠的就是一份信任和对方的信誉。没有足够的了解和把握,谁敢轻易把家当交给别人?
贾老板在这行里摸爬滚打二十多年,见过太多因为一时疏忽而血本无归的例子。有些老朋友,就因为一次错误的信任,最后闹得反目成仇,甚至对簿公堂。
但贾老板转念一想,眼前坐着的不是一般人,而是陈阳的人。这层关系就完全不同了。
陈阳是什么人?那可是近年来古玩圈里冉冉升起的新星,不仅眼力毒辣,能从一堆赝品中挑出真货,更难得的是人品信誉都拔尖。自己和陈阳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最初的试探性合作,到后来的深度绑定,每一次都让他刮目相看。
想起那些与陈阳合作的往事,贾老板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暖流。自己那么多压在手里的物件,都是拿到陈阳的拍卖行去拍的。就连这次陈阳和战车国联合百件明清瓷器,他也从自己店里挑走了不少件,不入流的货,而且已经把钱给自己了,陈阳还说了,要是价格卖高了,后期还有分红。
每次陈阳的结算都是清清楚楚,分毫不差。不仅账目透明,连税费、手续费都算得明明白白,从来不玩什么花样,也从未有过任何纠纷。这在行内可是相当难得的品质。
更让贾老板佩服的是,和陈阳合作这些年来,自己的获利可谓颇丰。那些原本在自己手里积压多年的东西,经过陈阳的包装和推广,往往能拍出超出预期的价格。有时候陈阳还会主动提供一些市场信息,帮助自己调整经营策略。
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让贾老板在江城同行中羡煞旁人。这份交情和信任,可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而是经过了多次考验的。
想到这里,贾老板那脸上,笑容简直像盛开的牡丹花般灿烂夺目,他那眯成一条缝的眼睛里,精光闪烁,仿佛已经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滚滚而来:“哈哈,我还以为什么天大的难事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说,好说,简直是小菜一碟!陈老板的兄弟,亲自到我店里,开了金口,那简直就是陈老板他老人家亲自发话,这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