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家兄朱由校 > 第六百三十一章 齐王待我

第六百三十一章 齐王待我(3/4)

结果现在地方还是不知收敛。

    把这件事情告诉燃哥儿,他会处理。

    朱由检偏过头去告诉陆文昭,陆文昭也点头赢下。

    只不过,他心底已经对叙州的官员判了死刑。

    东宫那位可不比自家殿下,那位年少轻狂,动辄杀人,叙州官员落在自家殿下手上顶多流放,但落在那位手中……

    陆文昭眯了眯眼睛,朱由检则是继续和农民们谈天说地。

    农民们的需要很简单,他们的困惑的事情也很容易解释,只不过地方官员不管他们,让他们一辈子稀里湖涂的被官员们呼来唤去。

    一个粮食为什么涨价,官员们都不愿意为农民解释,更别提其它的了。

    因此,朱由检只好自己坐着开导农民们:

    这化肥、饲料价格高,是因为它作用大,生产比较困难。

    现在朝廷在弄工厂,等工厂都好了,这些东西的价格就便宜下来了。

    不仅仅是这些,到时候布匹、成衣、肉食价格都会下降,好日子会来的,你们不用担心。

    现在监国的是太子殿下,殿下看不得贪官欺负老百姓。

    太子?听到朱由检的话,田埂的农民们愣了一下,并和左右的朋友相互对视。

    那最先开口的大胆五旬老农也小心翼翼的询问道:监国不是齐王吗?

    那是老黄历了……朱由检哭笑不得:

    齐王殿下早就从天启十七年开始就不监国了,天启十七年到现在都是太子监国。

    啊?!

    那大胆的五旬老农闻言愣了愣,手里杵着的锄头都跌落在了地上。

    这这这……这……齐王殿下怎么会突然不监国了?

    是啊!齐王殿下怎么不监国了?

    难不成是被贪官排挤了?

    不会吧……

    齐王殿下为什么不监国啊!

    农民们七嘴八舌的追问朱由检,有的人甚至有些眼眶泛红,看的朱由检不知道怎么回答。

    他早就卸任监国五年时间了,不曾想叙州横江镇的百姓居然不知道这个消息。

    唉……我说这日子怎么一天不如一天,原来齐王殿下都已经不是监国了……

    小点声!

    一个农民忍不住抱怨,下一秒被旁边那人踢了一脚,提醒了一下。

    显然在他们看来,朱由检虽然平易近人,但毕竟是衙门的人。

    这种话被衙门的人听到,虽然不至于处罚,但万一朱由检小心眼就不好了。

    因此被踢了一脚后,那人并未生气,反而尴尬的朝朱由检赔笑。

    对于他们的态度,朱由检自己都很好奇,他明明一直在为自家哥

    哥、自家大侄子做宣传,分功劳,为什么百姓总是更青睐他?

    放心,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我倒是很好奇。

    明明万岁和太子殿下为百姓做的事情也很多,为何你们都更青睐齐王殿下呢?

    朱由检问出自己好奇的问题,他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的宣传失败在哪里。

    这……农民们四下看了看,一时间说不出什么。

    倒是那五旬的大胆老农则是大嗓门的说道:

    还能因为什么,齐王监国前,我们都是在陕北地里刨食的农民,每日一家七八口人也就两三斤陈米可吃。

    不怕你笑话,我家当时三个娃娃都没有衣服,其中一个还是女娃娃,每日只能在家里,用被子裹着身体,只有等我和我弟弟回家的时候,他们才有一件衣服穿,可以轮换着出去玩。

    齐王监国后,套虏被灭了,北方太平不说,陕西赋税也被免了,我家那三个娃娃这才穿上了衣服。

    后来陕西旱情,我们没东西吃了,只能跟着造反,结果齐王殿下不追究我们的责任,还把我们迁移到了这块地方,给每户发了二十亩田地。

    我们的好日子,那是齐王殿下给的,你说万岁和殿下,他们怎么关心我们,老头子没看出来,反正除了今年的蠲免,平常没得到什么好处。

    对!听到老农的话,其它人也跟着附和了起来。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解释,朱由检这才知道,他们居然是当年陕西民变的起义农民,这倒也难怪他们会记得自己的好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也不知道怎么对他们说,气氛一时间有些凝固。

    倒是有的农民见他见识高超,反过头来问他:

    大人,您既然是官,那齐王殿下不做监国之后,他干嘛去了啊?

    齐王殿下就藩了吗?

    是啊,齐王殿下在哪?

    大人,您和我们说说,我们保证不和其它人说……

    您是好官,您就告诉我们吧!

    一时间,农民们七嘴八舌的说着,朱由检见状,只能扯谎道:

    殿下和万岁眼下正在成都巡视,接下来应该是昆明。

    那就是要经过咱们这了?!听到朱由检的话,四周农民都眼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