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家兄朱由校 > 第六百三十一章 齐王待我

第六百三十一章 齐王待我(1/4)

    呜呜——

    八月,伴随着火车吭哧吭哧的声音在成都平原上传出,朱由检和朱由校继续向着南方进发。

    四川百姓的日子比他们想的还要滋润,他们乘坐火车一路向南而去,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家家圈养牲畜,为本家提供肉食的场景。

    可以说,天启盛世四个字,直到朱由校他们进入了四川,才能勉勉强强的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让身为皇帝的朱由校恢复了不少自信,并且也更加期待起了接下来的诸多行程。

    呜呜——

    这就是长江上游了吧?

    当汽笛声响起,朱由校眺望火车玻璃窗外的长江大桥,不由发问。

    回万岁,此地正是国朝仅有三座长江大桥之一的叙州长江大桥。

    陆文昭作揖回礼,闻言的朱由校微微颔首,转头看向了正在看书的朱由检。

    由于东宫的勤政,因此需要朱由校和朱由检处理奏疏的时候并不多,眼下二人都在车上打发时间。

    朱由校的桌前摆放着木凋和凋刻小刀,朱由检面前则是一摞摞的先秦典籍。

    弟弟自己便不下先贤,还需要看书吗?

    朱由校笑着打趣,朱由检也含着笑意抬头:学海无涯,未来大明和齐国的许多新政都需要做出各自不同的安排,我得明了一切才能提前布置。

    说着,朱由检拿出了一本厚厚的书本,打开后提笔开始书写。

    他低下头开始书写,朱由校见他有事,便不打扰他,也跟着拿起自己的木凋开始凋刻。

    两兄弟的下一站目标是昆明,而眼下的昆明则是戚家第三代将才戚武隆驻守。

    从叙州到昆明还需要一天一夜,不出意外的话,朱由检他们会在前方的横江镇停下休息两个时辰。

    呜呜——

    和朱由检预估的差不多,当火车再度行进一个时辰的时间后,它如朱由检预料的一样拉响了停车的长汽笛声。

    【稳定运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

    询问道:

    弟弟今日看上去似乎有些疲惫,似乎有些心事。

    确实有一些……朱由检深吸一口气,抬头看着稻田四周的农民道:

    我在想,我走之后,哥哥和燃哥儿会怎么治理大明朝,我寄回来的国策是否会被百官接受且采纳。

    朱由检的心里,家人是第一位,其次是百姓,然后才是友人……

    提起友人,朱由检想起了人在大理的杨涟。

    他理应去看看杨涟,只是这次自己带着自家哥哥,恐怕多有不便。

    想到这里,朱由检对朱由校作揖道:

    哥哥,我此行恐怕得去一趟大理,至于麓川……

    朱由检迟疑片刻,朱由校见状也扶起他笑道:

    麓川之行,我一个人前往便可,弟弟说了那么多关于麓川的事情,我正好在麓川多待几日,看看当地情况。

    说罢,朱由校转身笑着摆手,示意朱由检跟上的同时也说道:

    火车还有一个时辰启程,不过我有些乏了,先回车上休息,弟弟自己先看看横江镇吧。

    尽管朱由校这么说着,但朱由检知道,他是对自己去见杨涟而有些不满。

    这倒也对,毕竟当初杨涟上疏的时候折了他不少面子,他能敞开胸膛支持朱由检去大理就已经不错了。

    朱由检瞧着他的背影,深深叹了一口气。

    在朱由校消失后,他转身去了田间,与田间坐着的一些农民坐在了一起。

    他那一身华贵的装扮,加上白皙的皮肤和引人注目的长相,坐在人群中十分突兀,以至于农民们都不敢大声聊天了。

    我是县上派来的,特意来看看横江镇情况。

    你们小声些,不要张罗,现在镇上的官员都跑到火车站去了。

    朱由检笑着自爆身份,这让四周农民有些不知所措,而朱由检更是继续道:

    不用惊慌,上面派我我来横江镇,主要想问问你们眼下过得如何,可还能吃饱穿暖?

    朱由检的安抚,让坐在稻田四周,等待收获的农民们松了一口气。

    他们见朱由检平易近人,人也跟着大胆了一些,笑着开口道:

    日子那是极好的,很有奔头。

    就是现在粮食的价格开始变低,按照本来的粮价,我们应该过的比较滋润,但现在皇店收粮的价格跌落到了每斤两文,这还不如种些瓜果蔬菜呢。

    是啊!一亩地种粮食只能产出半两银子的粮食,可若是种瓜果蔬菜,那可能收获一两银子呢。

    现在米价降的太快,估计再这么降下去,我们都得改种东西了。

    诶!你是县里来的,你说说,县里会管这些事情吗?

    你说粮食价格为什么突然降那么多啊!

    诶……

    农民们七嘴八舌的说着,朱由检闻言笑道:

    县里自然会管,至于粮食价格,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