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我用拳法打爆二次元世界 > 第274章 最后一个回家的,是影子

第274章 最后一个回家的,是影子(2/3)

敬地对着那童子映在地上的影子,三拜九叩。

    他拜的不是神佛,而是这归来的“师父”。

    当晚,武馆院墙上,当年祖师爷用剑刻下的那个巨大的“守”字,竟从字迹的裂缝中,钻出了一根碧绿的藤蔓。

    藤蔓迅速生长,抽出一片新叶,叶面之上,脉络天然汇聚成一行小字:护路者,亦被路护。

    老武师摩挲着那片叶子,恍然大悟。

    他终于明白,那些早已逝去的祖师爷,从未真正离开。

    他们化作无形之师,一直被弟子们日复一日的拳风滋养着,守护着。

    村西头的新妇,自玄音道长离去后,心口那点微光终于彻底消散了。

    但她发现,每当村里的洗衣妇们聚在河边,无意识地哼唱起那首《叩石》的调子时,她便会感觉有一只温暖的手,在轻轻抚摸自己的心口。

    一个深夜,她取出了那件被烧成灰烬的嫁衣残片,又从药箱里找出最后一截银光草的根茎,用残片将根茎小心包裹,埋在了院子角落。

    第二天,埋下残片的地方,破土而出,生出了一朵奇异的花。

    那花没有花瓣,只有一枚心形的蕊,通体透亮,竟能随着人的呼吸,忽明忽暗地闪烁着柔光。

    洗衣妇们围过来看热闹,有人试探着又哼起了《叩石》的调子。

    说也奇怪,那花蕊的光芒,竟随着调子的节拍,有节奏地闪动起来。

    后来,庙祝新收的小徒弟见了此花,小心翼翼地将其摘下,制成了一盏灯,挂在了村中学堂里,取名“心灯”。

    夜里,孩童们在灯下读书,都觉得无比心安。

    他们总感觉,那摇曳的灯影里,仿佛有一个模糊的老妪身影,正坐在摇椅上,轻轻哼着歌,像在拍哄婴儿入眠。

    新妇看着那盏灯,心中一片宁静。

    她知道,玄音道长那包容一切的静默,已经化作了世界的背景音,无声地守护着每一个人。

    而在学堂的最高处,异邦学者的弟子,将他老师留下的那只空碗,郑重地摆放在书架顶端。

    每逢月圆之夜,那碗中必定会凝结出一滴晶莹的露珠。

    露珠滴落的瞬间,墙壁上便会映出那位学者的身影。

    他依旧背对着众人,手执毛笔,在虚空中奋笔疾书,写下的却都是些未完成的句子。

    弟子从不记录那些字句,他只是静静地站在下方,侧耳倾听。

    他听见的不是字,而是笔锋划过空气的沙沙声,是老师沉思时的呼吸声。

    又是一个月圆夜,他像往常一样站在碗下。

    墙壁上的影子忽然停笔了。

    弟子一怔,只见那影子缓缓转过身,露出一张温和的笑脸,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然后,影子将手中的笔,轻轻投入了碗中那即将滴落的露珠里。

    露珠瞬间散开,化作一团水汽,墙上的身影与字迹也随之消失无踪。

    第二天,弟子打开老师留下的木匣,将里面最后一粒米取出,撒入学堂的地基缝隙中。

    当夜,全村的人都做了一个相同的梦。

    梦里,那位异邦学者站在一片蔚蓝的海边,不再是那个孤独的背影,而是转过身,微笑着对他们挥了挥手。

    弟子醒来后,泪流满面。

    他懂了,归途的终点,不是回到出发的地方,而是让那个决然离去的背影,也学会转身面对。

    小女孩大限将至的那个夜晚,她没有躺在床上,而是安静地坐在门槛上,身边放着那碗装满了故乡土的陶碗。

    碗中的泥土静静的,再无异象。

    她看着沉寂的夜色,轻声问:“你们都回来了?”

    风没有回答,碗也没有动静。

    但她却笑了,笑得无比满足:“我知道。”

    说完,她缓缓躺倒在门槛边,自己拉过一张薄被盖在身上,闭上了眼睛。

    子时三刻,万籁俱寂。

    突然,村里家家户户门槛上的陶碗,毫无征兆地同时发出一声清越的嗡鸣,声如潮水,瞬间席卷了整个村庄。

    聋儿从梦中惊醒,第一个冲出家门,他心中有种强烈的不安,径直奔向小女孩的家。

    他到时,正看见小女孩安详地躺在门槛上,已经没了呼吸。

    而她身旁的那只陶碗,碗中土正急速旋转,光影升腾,映出的不再是单一的画面,而是她完整的一生:蹒跚学步时第一次采到草药、在学堂里教孩童们辨认字迹、在村口的歪脖子树上系上祈福的布条、坐在山巅侧耳倾听风的声音……

    最后,所有的影子,从童年到暮年,竟一同从光影中走了出来。

    他们排成一列,静静地站在小女孩身侧,然后齐齐俯下身,用虚幻的手,为她轻轻掖好了被角。

    做完这一切,影子们转过身,没有消散,而是化作一道道流光,分别投入了村庄的各个方向,没入各家各户的门槛。

    一时间,所有陶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