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里,学生们按班级坐成整齐的方队,蓝色校服在阳光下连成一片,像是涌动的青春海洋。
外围的围墙和几棵老槐树上都爬满了人,远远望去,密密麻麻的脑袋随着人群的晃动微微起伏,真有种小型演唱会的热闹劲儿。
他抬步朝舞台走去,路过班级方队时,他瞥见张鑫坐在靠前的位置,手里紧紧攥着一瓶矿泉水,见他看过来,慌忙扬起一个笑容,只是那笑容里带着点不自然的拘谨。
林墨心里了然,冲他轻轻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上一世张鑫那1000块的仗义,他一直记在心里,这份情谊,无论何时都该珍惜。
主席台上,校长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操场。
当“请高二3班的林墨同学上台致辞”这句话落下时,现场瞬间沸腾起来。
学生们的欢呼声、记者们相机的“咔嚓”声、外围观众的议论声交织在一起,闪光灯如同点点星光,在他眼前不住闪烁。
林墨深吸一口气,走上舞台。
脚下的木板微微承压,发出轻微的声响。
他接过话筒,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外壳,目光缓缓扫过台下。
看着那些年轻的脸庞——有兴奋的、有好奇的、有带着崇拜的,还有高三学生眼中那藏不住的紧张与期待。
“老师们、同学们,外围的朋友们,大家好。”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出,清晰而沉稳,瞬间压下了现场的嘈杂。
“我是高二3班的林墨,今天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感悟,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供一点经验和帮助。”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高三学生的方队上:“今天乃至接下来的几天,对高三的同学们来说,注定意义非凡——你们即将踏上高考的战场,开启人生的全新旅程。”
“一个月前,我暂时离开了学校,去奔赴自己规划的新人生,很多同学因此很羡慕,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很多时候,校园里的时光,才藏着最本真的精彩。”
林墨的语气带着几分感慨,两世的记忆在脑海里交织,那些埋头刷题的夜晚、课间走廊的打闹、和同桌讨论难题的瞬间,此刻都变得格外清晰。
“这一个月我见过外面世界的繁华,也经历过商业场上的博弈,但回过头才发现,校园里的纯粹与专注,是任何地方都替代不了的。”
台下安静极了,所有人都在认真听着。
爬在围墙上的人也探着身子,生怕漏过一个字。
张鑫抬起头,看着台上那个熟悉又似乎有些陌生的身影,忽然觉得,那份拘谨好像淡了些——眼前的林墨,还是那个会和他在课间偷偷分享零食的同桌,只是肩上多了些他还不懂的责任。
“对高三的同学来说,高考是一场考验,但更是一次机会,我的同学因此有害怕有迷茫,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别害怕未知,也别辜负当下,无论结果如何,这段为了梦想全力以赴的时光,都会成为你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对其他年级的同学来说,珍惜现在的校园生活吧,因为总有一天,你们会像我一样,怀念此刻坐在教室里的安稳,怀念身边这群陪你一起哭笑的人。”
话音刚落,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学生们用力拍着手,欢呼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热烈几分。
很多学生可能理解的并不深刻,但那些高三的学生们此时都在认真聆听,外围的那些家长们,这都是回忆起了自己的青春,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林墨讲的这些到底有多深刻。
记者们的闪光灯又一次密集地闪烁起来,将他站在舞台中央的身影,定格在这充满青春气息的画面里。
林墨看着眼前这一切,心里忽然涌上一股暖流。
他知道,这场致辞,不仅是说给台下的人听,也是说给曾经的自己听。
青春只有回望时,才更懂它的珍贵。
掌声如潮水般渐渐退去,林墨握着话筒的手微微收紧,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专注的脸庞,声音里多了几分娓娓道来的从容。
“我给大家讲一个我第一次到香港时的小故事吧,是亲身经历。”
“你们知道吗?6月9号是我第一次到香港,到了那里,我是真的被那片繁华震住了;
看到那些摩天大楼,我的第一想法是原来大城市可以是这般模样,比电视里看到的更鲜活,更有冲击力。
紧接着我便在心中下定了决心,那就是将来一定要在这些大楼里有我的一席之地,当时我全身上下的资金也只不过康康达到百万,这属实是有点难,因为当时那些写字楼的租金是非常昂贵的,但命运就是这么神奇;
命运的转动有时就是这么巧,在香港,我遇到了后来的投资人,才有了今天的星辰集团。
但那天还发生了一件事——我的同班同学可能知道,我记性还算不错,去香港前,我把那里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