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抗战,开局小地图从老军医到元帅 > 第537章 第4次战役中的多次测试!

第537章 第4次战役中的多次测试!(1/2)

    在姜老爷子的号召下,其余部队都在积极的创新战术,用以应对联合国军。

    高级指战员给予了低级指战员们更高的权限,丰富了他们在战场上的灵活性,给予了他们更大的自主权。

    三连指导员在战前动员会上说:

    “我们不贪多,每次只吃一个营!就像吃牛排一样,一刀刀切,一口口吃。”

    该连在327高地实践了这一战术:

    他们放过美军先头营,突然切断退路,用交叉火力压缩敌军空间。

    仅用两小时就歼灭美军一个加强营,自身伤亡不足二十人。

    而苏玉的战术,也在14军得到了验证。

    经过苏玉的口传心授之后,14军立刻派出的精锐部队试验。

    在一次夜袭中,突击队长带领12名战士,用棉布包裹鞋底悄无声息接近美军营地。

    他们先用剪刀解决哨兵,随后用107火箭弹炸毁6辆卡车,在美军组织反击前已撤回己方阵地。

    此举不仅给敌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还严重的打击了美军的士气。

    整个行动仅耗时6分23秒——比苏玉要求的还要短37秒。

    而且,这还催生了志愿军的冷枪冷战运动。

    在“狙击岭”阵地,双方在半个月内易手47次。志愿军战士发明了“标记射击法”。

    在每个掩体编号,记录最佳射击参数。即使阵地失守,夺回后仍能迅速恢复防御效能。

    一名美军士兵在日记中绝望地写道:

    “我们好像在和山峦本身作战!

    夺下的阵地第二天就变回中国人的堡垒。”

    志愿军的各种战术,绝大部分取得了成功。

    也遭遇了一些小的挫折,部队造成了一些损失。

    但是咱志愿军就是有一个缺点,战后开会,查漏补缺,积极改进。

    在战场上积累的经验,能够避免他们下一次再犯这种错误,

    指挥员和战士们积极参与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过,在运动防御过程中,一则由于没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遏止住“联合国军”的进攻势头。

    二则由于志愿军第二批部队的开进、集结需要较长的时间。

    因此,最后阻击线不得不一再向北作调整:

    从起初的三八线以南,汉城至洪川之线以北地区,逐步后退至三八线以北。

    3月9日,中朝联司在部署第二梯队投入作战时确定:

    下一步作战仍继续采取运动防御方式,通过节节阻击,逐次转移至三八线以北地区。

    此后,联司根据作战进程和新入朝部队的开进速度,以及战场地理情况,将下一战役的进攻出发线。

    即运动防御的最后阻击线位置调整为从西海岸的长渊里,经新院里、青石头里、白川里、漏川里、朔宁、大光里、芝浦里、华川、杨口、麟蹄,直至东海岸的襄阳一线。

    这条线大致位于三八线以北5~10公里处,

    与志司2月17日电报中最初划定的那条“最后控制线”相比,向北后退了30~50公里。

    再往后面走两步,就能看到姜老爷子在前线立下的木牌子了!

    勿谓言之而不预。

    3月24日,烟斗哥又飞到朝鲜,与李奇微“详细讨论”了刚刚制订的向北进攻计划。

    将目标线划在三八线以北10~20英里(16~32公里)处。

    大体沿礼成江溯流而上,在金川附近向东南折转,延伸到华川水库后再向东直达海岸。

    这条线,在中朝联司划定的最后阻击线的北面。

    此后几天,李奇微根据战场情况变化,对北进计划作了修订。

    将用兵重点由在西线临津江至礼成江之间追歼朝鲜人民军部队,转向对中线“铁三角”地区的争夺。

    所谓“铁三角”,是以平康为顶端,以铁原、金化为底端形成的一个三角形地区,位于整个战场的中间位置。

    区内有多条干线公路通过,还有铁路网交织其间,向东北连接元山,向西南连接汉城,向西北连接平壤。

    小李子认为,此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既是中朝军队的交通运输枢纽和后勤补给基地,又是贯通东、西两线战场的锁钥地带。

    “联合国军”要向三八线以北进攻,必须重视对“铁三角”的争夺和控制。

    使“联合国军”现有阵地“既能作为对‘铁三角’持续发起进攻的基地,又能够作为应对敌军反击的防御依托”。

    经李奇微修订后的进攻目标线被命名为“堪萨斯线”。

    其位置,西起临津江口南岸,沿江而上,向东经过华川水库,再稍向北过三八线,然后折向东南,到达东海岸的襄阳附近。

    从地图上看,除临津江一段外,该线基本上是一条三八线的平行线,线上多数地段位于三八线以北20公里左右处。

    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