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抗战,开局小地图从老军医到元帅 > 第452章 处长先动手了

第452章 处长先动手了(1/2)

    一九四六年,夏,北平火车站

    蒸汽机车的汽笛声划破晨雾,程远山、林婉清、赵明哲和叶鸿渐陆续走下列车。

    站台上,一位身着藏青色中山装的老人负手而立,银发在风中微微拂动。

    “欢迎回家,同志们。”姜老爷子向前迈了一步,声音沉稳而温暖。

    科学家们愣住了——他们本以为会面对冰冷的政审和冗长的报告,却没想到迎接他们的是一位慈祥的长者。

    “行李不用管,已经安排好了。”

    姜财微微侧身,身后几名工作人员立刻上前,接过他们手中的皮箱和资料袋。

    所有人都认出来了,这位是抗日名将,是中国最能打的将军。

    没想到是这耳熟能详的人物来迎接他们,这让他们感到无比的荣幸。

    “姜老,这……”程远山有些迟疑。

    姜老爷子摆摆手,笑道:

    “先安顿,再谈工作。

    你们一路辛苦了。”

    轿车驶入秘密研究所,停在一栋崭新的三层小楼前。

    “这是专门为归国专家准备的公寓。”

    姜老爷子推开门,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照在实木书桌和崭新的实验仪器上,

    “火炉房、热水、独立书房,都配齐了。”

    林婉清轻轻抚过书架上整齐排列的英文期刊——全是她过去五年发表论文的合集。

    “这些……国内怎么会有?”

    姜老爷子微微一笑:“组织上一直关注着各位的研究。”

    赵明哲走到窗前,发现窗外竟是一片小花园,角落里种着几株野姜花——正是林婉清最爱的花。

    晚饭后,姜老爷子拍了拍手:“还有个惊喜。”

    门被推开,程远山的妻子牵着一个小男孩走了进来。

    “爸爸!”男孩扑进程远山怀里。

    程远山眼眶瞬间红了——他离开时,儿子才刚会走路,如今已经能认字了。

    林婉清则见到了年迈的母亲,老人颤抖着握住她的手:“闺女,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叶鸿渐的父母早已过世,但姜老爷子却安排了他的妹妹从上海赶来。

    妹妹掏出一封信:

    “哥,这是你出国前埋在后院的铁盒子,他们帮咱家修房子时挖出来了……”

    信纸上,是叶鸿渐二十年前写下的誓言:“学成必归,报效祖国。”

    次日,姜老爷子带他们参观了各自的实验室。

    “程博士,这是您要的高压设备,苏联最新型号。”

    “林教授,细胞培养室按您论文里的标准改建的。”

    “赵先生,风洞数据我们已经整理了十年,就等您来主持。”

    叶鸿渐看着地质研究所里满墙的勘探地图,突然发现——连他在美国未发表的勘探理论,都被手绘补充在了中国地形图上!

    “这……是谁补的?”

    姜财笑而不答,只是递给他一份名单:

    李四光、黄汲清、谢家荣……全是国内顶尖地质学家的签名。

    “他们等了您很久。”

    临别时,姜老爷子站在台阶上,对四位科学家郑重说道:

    “各位的家人,组织上会照顾好。

    你们的孩子,可以上最好的学校;你们的父母,会有专门的医疗组定期检查。”

    “你们只需要做一件事——”

    他指了指实验室的方向:

    “把想做的研究,做出来。”

    夜风吹过,各大研究所实验室的灯火一盏盏亮起。

    姜老爷子是定海神针,只要他在,没人能乱动。

    ……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直到,南方有人动了心思。

    一切还要从南京先生开始搬家说起,

    大队长从山城搬回了曾经的国都南京。

    这人一动啊,就有了很多的心思,回首看了一下曾经的国都。

    各大抗日名将都在南京先生的带领下去中山陵祭拜了一下。

    国统区的数据,经过半年多的统计,全部呈交到了南京先生面前。

    就在南京中山陵会晤的时候,副司令拿着文件汇报道,

    “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

    我军控制全国60%以上领土和主要港口。

    并且由美国,提供训练、运输和军事顾问支持。

    我军的部队已经扩充到六百万,在装甲方面,火炮方面占全面优势!

    其中美械部队将近200万,半美械部队也有100多万,还有一些苏械部队,以及接收了大量的日军精锐装备。

    而八路军方面,原本有300万的大军,现在经过裁撤之后只剩下200万人。

    兵力方面更是达到了3:1,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军做好充足准备打敌军一个出其不意!

    一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